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华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语文
  • 5篇语文课
  • 5篇语文课程
  • 5篇课程
  • 2篇应用文
  • 2篇语文课程标准
  • 2篇语文学
  • 2篇语文学习
  • 2篇语文学习方式
  • 2篇普通高中语文
  • 2篇普通高中语文...
  • 2篇主问题
  • 2篇文学
  • 2篇现代应用文
  • 2篇教育
  • 2篇课程标准
  • 2篇课堂
  • 2篇课堂教学
  • 2篇课堂教学策略
  • 2篇教学

机构

  • 6篇香港大学
  • 2篇台州中学

作者

  • 6篇张燕华
  • 3篇岑绍基

传媒

  • 1篇语文建设
  • 1篇课程.教材....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语文月刊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中学语文教与...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主问题设置模式:实现有效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被引量:1
2010年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陈灵飞张燕华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语文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批判性
香港会考综合卷:以综合能力考核为导向
2010年
21世纪始,我国香港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及语文课程改革。始于2007年的香港会考中国语文科综合卷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语境意识、整合拓展、见解论证、表达组织等能力的综合,以能力考核为导向。2007年至2010年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卷五综合卷的命题呈现以下六个特点及趋势:偏重功能性阅读与写作,与现代应用文密切相关;在聆听资料中往往包含写作任务;阅读材料类型日趋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资料的能力;重视思维训练、观点提炼及论证过程;强调语境意识。
岑绍基张燕华
关键词:综合卷
主问题设置模式:实现有效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被引量:3
2010年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这里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陈灵飞张燕华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语文学习方式素质教育
现代应用文在中学语文课程的发展路向及式微原因浅探
2010年
我国现代应用文与古代应用文是相对应的概念,它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白话文运动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陈独秀、钱玄同等白话文运动的干将推动了它的发展,并称其为“应用之文”,在此基础上,刘半农第一个直接提出“应用文”这一概念,他在《应用文之讲授》中指出,“应用文与文学文,性质全然不同”。此外,一些深受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影响的教育专家及学者,
张燕华岑绍基
关键词:古代应用文语文课程白话文运动式微
香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能力培养
2010年
一、香港中学语文课程性文件关于听说能力的规定 2001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初三)中指出中国语文教育的课程发展方向是“均衡发展读写听说能力”.并在“发展策略”中规划了“短期发展”(2001—2006年)、“中期发展”(2006—2011年)和“长期发展”(2011年以后)计划。
张燕华岑绍基
关键词:听说能力培养语文课程课程发展语文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初中语文课程中的现代应用文发展史略被引量:1
2011年
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现代应用文开始萌芽,并一直在语文课程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现代应用文系统研究暂时处于空白阶段。对新中国成立前初中语文课程中的现代应用文进行历史梳理,发现其随着语文学科的发展历程而不断变化,在其阶段性发展中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并且各类重大社会变革、教育思潮,甚至政治形势都会影响现代应用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发展。
张燕华
关键词:现代应用文初中语文课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