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康
- 作品数:30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哲学理论的生长点
- 1987年
-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尤其是哲学家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对“突破口”和“生长点”的探索和选择正在成为当前我国哲学发展战略研究中比较集中的课题。“突破口”是相对于哲学工作者的研究活动而言的,指哲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哲学家的活动中由以实施和实现的第一步或关键一环,它侧重从主体的现有活动模式和实现条件等中找出阻碍哲学发展的带有全局性的主要问题或直接障碍。而“
- 欧阳康
- 关键词:哲学理论生长点哲学发展社会实践哲学工作者哲学改革
-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初步构想被引量:3
- 1988年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哲学体系的改造和重建问题已经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到了我国哲学工作者的面前.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体系,这是—项复杂的系统研究工程,需要我们对与之有关的若干基本问题从总体上进行系统的分析,作出一体化的反思和回答.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谈些基本的看法,并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初步设想.
- 夏甄陶欧阳康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哲学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体化
- 社会认识论导论
- 欧阳康
- 关键词:社会认识论
- 要重视能力问题研究
- 1985年
- “人的能力”应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研究和发展人的能力,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但是,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把对人的能力问题的研究看作是具体科学的事,并主要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具体学科中进行。在现行哲学体系中,人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涉及能力问题,如意识论中涉及意识能力的起源和发展,认识论中谈到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其作用,历史观中把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一个基本要素,等等。但是。
- 欧阳康
-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主体能动性客体认识论
- 论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下)
- 1988年
- 三、人类对世界的宗教掌握方式 人类只有依赖于外部世界才能生活,因而力图用不同方式尽可能充分地掌握外部世界。人类掌握的世界的范围越广阔,人们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也越宽广。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用实践的方式和理论的方式能够掌握的世界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大量的未被认识和未能控制的力量,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
- 夏甄陶欧阳康
- 关键词:历史条件人类历史宗教宗教信仰
- 主体能力的层次结构被引量:1
- 1986年
- 研究和发展人的能力,一个重要的课题,是从社会的整体的角度考察人的能力的存在层次及其实际构成,这就是主体能力的层次结构.笔者在拙作《论主体能力》(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7期)一文中曾提到主体能力大致可分为个体能力、集团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个基本的层次.但限于篇幅,未能展开论证.这里拟就主体能力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做些分析和说明.一、个体能力个体能力指存在于具有社会性的个别主体身上的能力。
- 欧阳康
-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性社会关系社会机体社会生活
-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作用
- 1991年
-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它以哲学理论体系的形式再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存在状况、内在结构、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们勾画出和提供了科学的社会历史图景,从而对于人类认识社会历史即认识人类自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作用,因而它又是科学地认识客观社会现实,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人类自我的哲学方法论。唯物史观对于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科学逻辑前提、严整的理论框架和有效的认识方法来实现的。
- 欧阳康
- 关键词:社会历史观人类社会社会现实社会现象唯物史观自我认识
- 多视角多渠道多测度全方位把握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被引量:3
- 1986年
- 巴甫洛夫有句名言,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方法是客观规律的主观运用,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变客体的工具或桥梁。正确而有效的方法之确立,一方面依据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受制于客体的发展模式和运动规律,一方面取决于主体的特殊需要和实际能力。
- 欧阳康
-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社会有机体社会价值资本主义
- 关于深化认识过程问题研究的几点构想
- 1988年
- 认识过程问题曾经是认识论研究中比较集中的热题,但近来似显沉寂。原因需多方探索。笔者以为,欲将其引向深入,应在提出新课题、开拓新领域的同时,转换眼界、变更视角,依据新的参照系来重新审视和发掘现有课题。现提出几点初步的构想,与识者商讨。
- 欧阳康
- 关键词:认识论参照系客体非认知因素
- “实践的唯物主义”及其方法论启示被引量:2
- 1987年
- 1、马克思曾经明确地把自己叫作“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并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目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仍然主要停留在从社会实践性这种角度来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这种规定当然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质应当而且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课题、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实际的贯彻,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和体系建构中得到充分而具体的体现。
- 欧阳康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实践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哲学形态学哲学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