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瑞

作品数:3 被引量:81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早期康复
  • 2篇偏瘫
  • 2篇偏瘫肩
  • 2篇偏瘫肩痛
  • 2篇康复
  • 2篇肩痛
  • 2篇肩胛
  • 2篇肩胛带
  • 1篇早期康复治疗
  • 1篇针刀
  • 1篇针刀松解
  • 1篇针刀治疗
  • 1篇四子散
  • 1篇松解
  • 1篇热敷
  • 1篇热敷治疗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腓骨
  • 1篇腓骨近端

机构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郭瑞
  • 2篇刘悦
  • 1篇王东海
  • 1篇李放
  • 1篇王世轩
  • 1篇金光一
  • 1篇解帅

传媒

  • 1篇贵州医药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膝关节内侧针刀松解联合腓骨近端截骨对内翻膝近期疗效及膝关节角度影响观察
本研究分析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内侧粘连组织针刀松解治疗内翻膝的临床效果。将60例内翻膝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应用腓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内侧针刀松解,对照组进行单纯腓骨高位截骨术。记录两组术...
李放王世轩郭瑞周建国张彦龙金光一解帅王东海张靖宜
关键词:针刀治疗
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5
2016年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67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灸治疗+常规训练治疗,23例)、B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20例)、C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早期康复治疗,24例),分别于入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估(FMA)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3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很好地改善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郭瑞刘悦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肩痛康复治疗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经四子散热敷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训练对经四子散热敷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方法选取69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且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8周,再此基础上三组患者分别给予:A组(四子散热敷,24例)、B组(四子散热敷+强化肩胛带训练治疗,21例)、C组(强化肩胛带训练+四子散热敷治疗+早期康复护理,24例),分别于入组实验前及治疗后8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估(FMA)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三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患者VAS指、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差于C组(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很好的改善经四子散热敷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郭瑞刘悦
关键词:偏瘫肩痛四子散热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