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芸芸

作品数:5 被引量:66H指数:2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镇痛
  • 2篇镇痛效果
  • 2篇比卡因
  • 2篇布比卡因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预注
  • 1篇神经传导阻滞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 1篇手卫生
  • 1篇手卫生现状
  • 1篇术后
  • 1篇苏醒

机构

  • 4篇丽水市中心医...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俞芸芸
  • 1篇吕昕亮
  • 1篇徐萌艳
  • 1篇王传光
  • 1篇尧银光
  • 1篇丁伟民
  • 1篇吴银霞
  • 1篇吴建平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预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配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氟比洛芬酯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与Dex配伍氟比洛芬酯组(DF组),每组30例。DF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泵注(15min)Dex0.5μg/kg,F组静脉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两组手术结束后均行统一的氟比洛芬酯自控静脉镇痛,观察不同时间点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iaual analogue scale,VAS)、镇静评分(amsay sedation scores)、舒适评分(BC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术后48h内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h内DF组的VAS评分、BC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较F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在术后1h的HR、MAP均较F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F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缓慢泵注0.5μg,kg的Dex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使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应激反应和术后副反应。
俞芸芸王传光吕昕亮吴银霞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7
2016年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8例择期进行剖宫产术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予以0.75%罗哌卡因1.5 m L;对照组予以0.75%布比卡因1.5 m L。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麻醉5,1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感觉平面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感觉平面阻滞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均是安全、有效的,但罗哌卡因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轻,且感觉平面阻滞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有助于恢复。
程英莉吴建平卢银军俞芸芸徐萌艳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血流动力学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行头皮神经阻滞对开颅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行头皮神经阻滞(SNB)对开颅手术患者镇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行开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将其分为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SNB复合全身麻醉组(LD组)70例,左旋布比卡因SNB复合全身麻醉(L组)70例,与常规全身麻醉组(G组)70例。比较3组的术后疼痛情况、血流动力学、应激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L组、LD组均低于G组,且LD组低于L组(P<0.05)。与术前(T0)比较,3组切皮即刻(T1)、切皮后5 min(T2)、缝皮结束即刻(T3)及苏醒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出现明显波动(P<0.05);L组、LD组T1、T2、T3、T4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幅度较G组小(P<0.05),LD组T1、T2、T3、T4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幅度较L组小(P<0.05)。3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L组、LD组苏醒拔管时、术后24 h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P)水平较G组低(P<0.05);LD组苏醒拔管时、术后24 h EP、NE、Cor水平较L组低(P<0.05)。3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6%、13%与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90,P=0.091)。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行SNB可缓解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机体应激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俞芸芸丁伟民尧银光窦志兰林雅文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啶神经传导阻滞开颅镇痛
麻醉医师手卫生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2016年
目的:对麻醉医师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探寻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调查表对浙江省丽水市两所医院的麻醉科进行调查,对麻醉医师每天实际洗手次数和应当洗手次数进行统计,找出影响手卫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管理对策。结果:每位麻醉医师应洗手35-40次/天,实际洗手平均(37.34±2.62)次/天,整体上符合要求。麻醉医师对手卫生的依从性,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工作年限越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越高。麻醉医师对手卫生相关防护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对洗手指征的掌握水平最低,为47.86%。影响麻醉医师手卫生因素为工作较忙没时间洗手、频繁洗手害怕损伤皮肤及手卫生意识淡薄等。结论:麻醉医师手卫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加强对麻醉医师手卫生的管理,可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手卫生的依从性。
俞芸芸
关键词:麻醉医师手卫生
喉罩通气下复合静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采用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吸入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对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2019年7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麻醉,观察组在静脉麻醉基础上应用喉罩通气下的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全麻效果评级、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及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其中评价时间点为T0(麻醉前)、T1(内镜置入后10 min)、T2(膨宫后30 min)及T3(手术结束即刻);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全麻评级结果中,观察组Ⅰ级麻醉44例、Ⅱ级麻醉10例、Ⅲ级麻醉1例,对照组分别为32例、20例、3例,麻醉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中,T2时观察组为(3.01±0.34)分、对照组为(2.40±0.41)分,T3时观察组为(2.11±0.42)分、对照组为(1.95±0.38)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32.01±81.30)nmol/L vs.(489.36±70.11)nmol/L,(450.12±64.52)nmol/L vs.(510.22±65.85)nmol/L,(416.53±71.41)nmol/L vs.(450.21±63.53)nmol/L],上述时间点AngⅡ水平亦低于对照组[(112.31±11.28)pg/ml vs.(123.52±12.34)pg/ml,(120.36±12.43)pg/ml vs.(134±13.45)pg/ml,(117.64±11.30)pg/ml vs.(125.36±11.53)pg/ml],观察组苏醒时间(5.11±1.24)min短于对照组(5.86±1.0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4.55%vs.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应用静脉麻醉复合喉罩通气下的七氟醚吸入麻醉能显著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保证麻醉效果、加快患者苏醒,且复合麻醉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洪菲于超俞芸芸
关键词:复合麻醉七氟醚吸入麻醉苏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