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世文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藤碱与顺铂协同诱导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凋亡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青藤碱和顺铂对HT-1080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Chou-Talalay中效分析法对两药的联合效应进行评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铜离子转运蛋白1(copper transporter 1,CTR1)、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HT-1080细胞经顺铂或青藤碱处理48 h,细胞活力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IC50分别为6.50μmol/L和1.06 mmol/L,当抑制率超过25%时,二者联用呈协同效应;青藤碱与顺铂均可诱导HT-1080细胞凋亡(P<0.05),两药联合可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青藤碱可上调CTR1和Bax的蛋白水平(P<0.05),下调GST-π和Bcl-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青藤碱可协同增强顺铂诱导的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凋亡,这可能与青藤碱上调CTR1和Bax蛋白水平以及下调GST-π和Bcl-2蛋白水平有关。
- 陈伟达曾嘉梅世文苗成利
- 关键词:青藤碱顺铂纤维肉瘤细胞凋亡
- 腹膜后脂肪肉瘤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其他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他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9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确诊病例。分析患者手术前外周血NLR的高低,将其分为高NLR组(NLR>2.78)和低NLR组(NLR≤2.78),比较两组的生存率。进一步分析NLR相关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因子,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其他预后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病史、肿瘤及手术实施情况。结果高NLR组和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84.6%(P=0.016)。高NLR组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更高(P=0.033),其次NLR的高低与患者的免疫力、炎性反应和肝功能密切相关(P=0.001, P=0.000)。此外,高NLR组中去分化型和高分化型腹膜后脂肪肉瘤分别占62.07%和13.79%,低NLR组中去分化型和高分化型腹膜后脂肪肉瘤分别占40%和48.75%(P=0.004)。在其他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预后因素中,吸烟史和饮酒史的患者预后更差(P=0.032, P=0.004),同时男性和女性患者的5年生存期分别为45.5%和84.6%(P=0.006)。另外,手术切除状态结果分析显示,分块切除、姑息切除和完整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90%和20%(P=0.027)。结论 NLR可作为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指标,术前NLR>2.78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吸烟和饮酒史的患者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不良率更高,姑息切除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分块切除和完整切除手术患者。
- 付亚莉梅世文魏星罗成华林莉梁军
- 关键词: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
- 肛旁脓肿的术式选择
- 肛周脓肿是肛门部最常见疾病,青年男性多见,发病率较高,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向肛周间隙蔓延,最终形成脓肿.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肛周脓肿,例如炎症性肠病,血液肿瘤等.肛周脓肿无论是原发于肛腺感染还是全身疾病导致局部脓肿,目...
- 梅世文金黑鹰
- 关键词:肛旁脓肿手术治疗术式选择疗效评价
- 肛旁脓肿的术式选择被引量:17
- 2016年
- 肛周脓肿是肛门部最常见疾病,青年男性多见,发病率较高,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向肛周间隙蔓延,最终形成脓肿。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肛周脓肿,例如炎症性肠病,血液肿瘤等。肛周脓肿无论是原发于肛腺感染还是全身疾病导致局部脓肿,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为肛周脓肿的切开引流,同时也符合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但切开引流术后肛瘘的形成率较高,肛门部脓肿常无固定,手术处理不当可能将潜在腔系残留,导致脓肿的复发及肛瘘形成。笔者根据肛门周围解剖结构的特点,采用"三间隙引流"对肛周脓肿行彻底的敞开引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述评就肛周脓肿的术式选择展开论述。
- 梅世文金黑鹰
- 关键词:肛管脓肿外科手术
- 腹膜后肿瘤包绕腹腔干治疗方案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侵犯腹腔干时的处理方法与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15例腹膜后肿瘤侵犯腹腔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为300-2 200 mL,平均600 mL;手术时间为125-600 min,平均240 min。术后住院时间:未切除腹腔干患者为10-23 d,平均15.1 d;切除腹腔干患者为15-132 d,平均35.2 d。其中肿瘤完整切除者13例,大部分切除者2例。8例术中将腹腔干剥离,未损伤,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7例切除或损伤了腹腔干,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切除腹腔干者(χ-2=8.14,P=0.01)。术后15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3-13个月,平均6.3个月。其中2例复发,1例为平滑肌肉瘤,1例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此2例患者均为术中切除了腹腔干的患者。结论腹膜后肿瘤侵犯腹腔干时可切除腹腔干,但术后并发症较多,需按一定的原则进行处理。
- 苗成利曾嘉陈建飞陈伟达梅世文何远翔罗成华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腹腔干并发症
- 胃肠道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及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比,其优势在于高选择性和低毒性。目前光动力疗法已用于胃癌、结直肠癌、肛管鳞癌等胃肠道肿瘤,且部分患者疗效显著,但仍缺少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光动力疗法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参考。
- 曾嘉梅世文邹博远吕雪琰李铁钢
-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光动力疗法
- 肠系膜巨大脂肪瘤合并肠系膜血管压迫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报道2016年6月手术切除肠系膜巨大脂肪瘤1例,39岁男性,体检发现腹腔内占位,肿瘤几乎占满腹腔。入院后完善检查,考虑腹腔内巨大脂肪瘤可能性大,不排除高分化脂肪肉瘤。术中见肿瘤来源于肠系膜,包膜完整,瘤体几乎占满整个腹腔,术中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无复发。肠系膜脂肪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实体肿瘤,通过该病例报道使外科医生加深对这种"沉默的肿瘤"的认识。
- 陈伟达金黑鹰梅世文曾嘉何远翔苗成利罗成华
- 关键词:血管压迫
- 单孔腹腔镜骶前囊性畸胎瘤切除1例被引量:6
- 2017年
- 本文报道2016年6月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整切除骶前囊性畸胎瘤1例,患者为53岁男性,体检超声发现骶前肿物,在完善术前检查及完善术前讨论后,决定应用单孔腹腔镜切除骶前肿物,术中在骶尾部建立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超声刀及无创伤抓钳配合游离骶前肿物,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提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随访无异常不适,二便正常,无盆腔神经损伤症状。
- 梅世文罗成华陈伟达曾嘉何远翔苗成利金黑鹰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