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鹏 作品数:8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辅助神经内镜在KnospⅢ、Ⅳ级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104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的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神经导航组),34例患者在没有术中影像引导下行传统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中20例患者(58. 8%)的肿瘤完全切除,神经导航组中有59例患者(84. 3%)完全切除;两组肿瘤全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神经导航组中有10例患者(14. 3%)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症4例、脑脊液鼻漏4例、视力下降2例。对照组中18例患者(52. 9%)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1例、尿崩症6例、视力下降5例、脑脊液鼻漏6例。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神经导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中5例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呈现病变及其与邻近神经血管之间的空间关系,能显著提高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和神经内镜的结合成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术中引导的重要工具。 陈炼 赵君爽 孙广烨 周锦鹏 李龙 景治涛关键词:侵袭性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三维重建 ARMc8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2016年 目的探讨ARMc8(armadillo-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8)对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在肺癌细胞A549和H1299中干扰和转染ARMc8,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ARMc8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catenin、E-cadherin、MMP-7和snail侵袭转移相关因子的改变。结果干扰ARMc8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调MMP-7和snail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和α-catenin表达水平。而转染外源性的ARMc8,可显著增强H129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上调MMP-7和snail表达,下调E-cadherin和α-catenin表达。结论 ARMc8过表达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可能与其上调MMP-7和snail,下调E-cadherin和α-catenin相关。 姜贵洋 周锦鹏 张秀鹏 徐洪涛 王恩华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在岩骨-斜坡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在岩骨-斜坡区(简称岩斜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岩斜区肿瘤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岩斜区肿瘤切除手术病例87例。其中,35例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手术切除(多模态组),52例在无术中实时影像学指导下手术切除(对照组)。对患者的病史、影像学检查、肿瘤切除情况、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生活质量等。结果多模态组肿瘤完全切除率(30/35,85.7%)明显高于对照组(33/5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2,32.7%)高于多模态组(8/35,2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对照组有3例(5.8%)复发,多模态组无复发病例。结论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通过多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原理,联合多普勒超声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实时引导指示术中病变与邻近神经血管结构的空间关系,提高了岩斜区肿瘤手术的全切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的应用为岩斜区肿瘤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 赵君爽 李龙 张天鼎 陈炼 周锦鹏 景治涛关键词:三维重建 多普勒超声 神经电生理监测 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肿瘤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导航技术在神经肿瘤手术教学中的作用,以期改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方法。方法通过专家调查法制定调查问卷,获得20名住院医师的详细资料,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10人)和多模态导航组(10人),利用柯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定性资料采取率或百分比描述,同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的相互对比。结果反应层结果表明,多模态导航组学员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设施和培训后感受四方面的评分都明显比传统教学组高(P<0.05);学习层结果表明,多模态导航组的住院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手术技能操作成绩以及总成绩更高(P<0.05);行为层结果表明,多模态导航组医师实践能力更加突出(P<0.05),集中表现在解剖结构的理解,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和术中的手术能力三方面;成果层结果表明,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多模态导航组能够完成全部手术过程的人数比例更高(50% vs. 20%)。结论多模态导航技术的应用对于神经外科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在神经肿瘤的解剖结构教学、手术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周锦鹏 崔晓 王鑫 李龙 景治涛关键词:神经肿瘤 临床教学 敲低SLC39A6表达对人脑胶质瘤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锌铁转运蛋白SLC39A6对人脑胶质瘤增殖和侵袭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来源的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组织45例及正常脑组织1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和已有细胞系中SLC39A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SLC39A6的RNA干扰慢病毒,利用慢病毒转染T98G和U251细胞系来敲低SLC39A6的表达,通过qRT-PCR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效率,MTS方法检测敲低SLC39A6后细胞的活性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SLC39A6 mRNA和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并随级别增高而增高。构建稳定敲低SLC39A6的T98G和U251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敲低SLC39A6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结论敲低SLC39A6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陈炼 周锦鹏 赵君爽 李浩 景治涛关键词:胶质瘤 增殖 ARMc8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ARM重复蛋白8(ARMc8)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3例NSCLC中ARMc8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检测ARMc8在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和肺癌细胞A549、H1299和SP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NSCLC和癌旁肺组织中2ARMc8的阳性率分别为70.59%(108/153)和12.42%(19/15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106.612,<0.001)。ARMc8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BE细胞(<0.01);ARMc8的高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0.021),淋巴结转移(=0.002)和预后(<0.001)密切相关;COX分析表明ARMc8阳性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0.014和=0.015)。结论 ARMc8促进NSCLC恶性进展和不良预后,是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判定指标。 周锦鹏 张冲 王爽 赵月 姜贵洋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脊索瘤神经内镜下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脊索瘤神经内镜下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的124例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资料。76例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手术(多模态组),48例无术中影像学引导下手术(对照组)。结果术后1个月内复查MRI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多模态组肿瘤全切除58例(76.32%),部分切除18例(23.68%);对照组肿瘤全切除25例(52.08%),部分切除23例(47.92%)。多模态组肿瘤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模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3%,8/76)明显低于对照组(29.17%,14/48;P<0.01)。结论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通过多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实时引导指示术中病变与邻近神经血管结构的空间关系,能显著提高颅底脊索瘤的全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赵君爽 王鑫 陈炼 李龙 周锦鹏 景治涛关键词:颅底脊索瘤 手术 神经内镜 三维重建 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神经内镜在颅咽管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寻找颅咽管瘤手术治疗的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经鼻神经内镜切除颅咽管瘤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88.9%)的肿瘤完全切除,2例患者(11.1%)的肿瘤次全切除。6例患者(33.3%)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症2例、发热1例、低血钠1例、甲状腺功能下降1例。结论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通过多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原理,联合术中多普勒超声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实时显示病变与邻近血管、神经的空间关系,提高了颅咽管瘤的全切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神经内镜在颅咽管瘤手术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手术效果,并为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赵君爽 李龙 陈炼 周锦鹏 景治涛关键词:颅咽管瘤 神经内镜 神经电生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