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婷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穿刺法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效果
- 2022年
- 目的:分析改良穿刺法联合红外线照射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血液透析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穿刺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穿刺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率、肿胀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痛、轻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中度、重度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3、6、12个月,观察组透析动静脉内瘘血肿总发生率和大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穿刺法联合红外线照射可有效提高动静脉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疼痛感,降低动静脉内瘘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肿肿胀程度,安全性高。
- 李金媚黄婷婷冼建珍
- 关键词:改良穿刺法红外线照射动静脉内瘘血肿
- 个案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有效干体重知晓率、再入院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血钾、血钙、血磷、血肌酐水平均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血钾、血钙、血磷、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干体重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降低再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黄婷婷林志燕梁志婵江先仁陈少金
- 关键词:个案管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血液透析
- 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对后续治疗遵从性的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出院患者后续治疗的遵从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随访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后续治疗遵从性个性化干预措施。采用后续治疗遵从性调查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遵医行为和健康行为量化性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FPG、Hb Alc水平以及遵从性调查评定量表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试验组的FPG、Hb Alc水平均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试验组的遵从性调查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并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后续治疗遵从性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有效稳定血糖水平,提高遵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婷婷叶丽宜张炎芬卢燕红张振关程木带梁潘李丽萍谢颜花
- 关键词:糖尿病出院
- 120例首诊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调查
- 2016年
- 目的探讨首诊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空腹血糖严重程度关系和主要诱发因素。方法用HAMA焦虑量表测查患者组和对照组。前者加用自编的首诊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诱因调查表和测查空腹血糖。结果患者组的焦虑均分值高于对照组,其焦虑轻重与空腹血糖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焦虑原因是多因素而致。结论首诊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主要是一种应激性心里反应,积极干预效果良好。
- 黄婷婷
- 关键词:糖尿病焦虑情绪
- 健康教育在透析患者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透析患者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我院收治的88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HAMA评分和HAMD评分、营养学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营养学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效果理想,而且有效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绪。
- 廖彬容陈宝燕林志燕黄婷婷杨凤银
- 关键词:健康教育透析患者透析器综合征护理不良情绪
- 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运用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人际关系、精神健康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水平及血栓、内瘘狭窄、感染、窃血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人际关系、精神健康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内瘘狭窄、感染、窃血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运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较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冼建珍陈少金李凤娟廖彬容黄婷婷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形成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栓塞的原因,并讨论相应的防护对策,以降低动静脉内瘘栓塞形成风险。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医院接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动静脉内瘘有栓塞的94例为栓塞组,无栓塞的94为非栓塞组。分析两组基本资料,观察两组动静脉内瘘指标,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实施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血肿形成、血液高凝、血透后压迫时间、高龄等因素与动静脉内瘘栓塞形成表现为正相关(P<0.05);血透中内瘘血流量、血透后低血压与动静脉内瘘栓塞形成表现为负相关(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栓塞的原因与血液高凝、年龄大、血透中血流量过低、血透后内瘘长时间受压等因素有关,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加以防护,以减低动静脉内瘘栓塞形成风险,促使患者早日转归。
- 冼建珍林月群廖彬容李凤娟黄婷婷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