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云章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受体
  • 1篇岩藻糖
  • 1篇岩藻糖苷酶
  • 1篇药物
  • 1篇止吐
  • 1篇止吐药
  • 1篇止吐药物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动力
  • 1篇食管括约肌
  • 1篇食管炎
  • 1篇受体
  • 1篇肿瘤
  • 1篇下食管括约肌
  • 1篇临床诊断应用
  • 1篇吗丁啉
  • 1篇返流
  • 1篇返流性

机构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吴云章
  • 1篇陈植荣
  • 1篇陈琼
  • 1篇关芳
  • 1篇王启仪
  • 1篇李子俊
  • 1篇黄光华
  • 1篇寒松
  • 1篇黄光华

传媒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8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吗丁啉对食管动力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吗丁啉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它作用于胃的多巴胺受体和阻断化学受体促发区的功能,促进胃动力,改善胃窦和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是较强的止吐药物。以前,有关于吗丁啉对下食管括约肌压力的作用的研究,结论的分歧。这些研究仅是使用针剂和片剂,而针剂后来被证实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现已淘汰。
关芳王启仪黄光华吴云章陈琼
关键词:吗丁啉下食管括约肌多巴胺受体止吐药物返流性食管炎
一种新的肝癌标志物——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的临床诊断应用被引量:3
1994年
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迄今,甲胎蛋白(AFP)仍是诊断PHC唯一最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但由于部分早期及进展期肝细胞癌不分泌AFP,因此约有30%~40%的肝癌病人AFP表现假阴性结果。Deugnier等自1980年以来先后报道PHC病人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活性明显升高,提出AFU可作为诊断PHC的新标志物。近几年来,国内也讨论热烈。为此,我们对广东地区223例病人的血清AFU、AFP分别进行检测,以探讨AFU对PHC,尤对AFP阴性的PHC病人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对象及方法 一、观察对象:1992~1993年本院住院部各病区收治的223例病人,其中(1)原发性肝癌50例,男性43例,女性7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0.2岁。
陈植荣李子俊寒松吴云章黄光华
关键词:肝肿瘤岩藻糖苷酶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