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茜 作品数:9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304不锈钢无铬电解着色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2016年 现有的不锈钢着色工艺复杂、成本高,为简单化工艺、降低成本,采用恒直流供电方式对304不锈钢进行无铬体系和含铬体系电解着色。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电化学测试和显微磨损试验等对比分析了2种着色膜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结果显示:不锈钢无铬体系电解着色膜的耐蚀性与含铬体系相差不大、耐磨性较含铬体系电解着色膜差,装饰性优于含铬体系;2种电解着色膜都存在裂纹和凹坑,裂纹沿晶界生长,无铬体系电解着色膜的裂纹更少、更浅,膜层更均匀;无铬体系电解着色膜主要含O、Mo、C元素以及少量的Fe、Mn元素,Mo以正六价的MoO_3或Na_2MoO_4形式存在,Fe分别以正二价的FeOOH和正三价的Fe_2O_3形式存在;含铬电解着色膜中主要含有O、Cr、Fe元素及少量的Ni元素,其中Cr分别以正三价的Cr_2O_3和正六价的CrO_3形式存在,Fe分别以正二价的FeO和正三价的Fe_2O_3形式存在。 张贝贝 张荣洲 王春霞 林茜 胡小萍关键词:耐蚀性 装饰性 无氰镀镉钛镀液的稳定性分析 为了研究无氰镀镉钛镀液的稳定性情况,通过陈化试验和连续镀试验检测了无氰镀镉钛镀液的稳定性,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镀液的沉淀产物。结果表明:镀液pH值应严格控制在6.70左右,前期时应在低温或室温保存,否则产生... 林茜 刘小乐 王春霞 吴光辉 胡小萍 时春燕关键词:镀液 稳定性 文献传递 电流密度对无氰镉-钛合金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划线法、霍尔槽实验以及比色法,通过测试镀层样品的外观,耐蚀性、结合力、镀液的分散性能以及镀层的钛含量分析了电流密度对无氰镉-钛合金镀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2 A/dm^2时镀层外观、耐蚀性、结合力等性能最佳,镀液分散能力最好,镀层钛含量最高,得到的镀层结晶细致,均匀。 张玉清 王春霞 吴光辉 林茜 王浩源关键词:电流密度 耐蚀性 钛含量 热轧温度对电解厚镍性能影响的研究 2017年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电解厚镍进行热加工,研究不同的热轧工艺下电解厚镍的晶面取向、晶粒度、组织、耐蚀性以及电化学溶解性能的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热轧加工后电解厚镍的晶面取向及晶粒度;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电解厚镍的金相组织;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电解厚镍的耐蚀性以及溶解性能。结果发现电解厚镍在热轧加工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变形织构,使电解厚镍呈现(220)晶面取向择优,同时伴随着晶粒粗大等问题。电化学测试表明热轧加工改变了电解厚镍的耐蚀性能和溶解性能,经热轧加工后的电解厚镍,其自腐蚀电位由-475 m V变为-401 m V,自腐蚀倾向降低,耐蚀性能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从603.7 m A/m^2降低到216.2 m A/m^2,腐蚀速率减慢;电化学溶解速率减缓,溶解性能与INCO镍较为接近。 张贝贝 王春霞 吴光辉 胡小萍 林茜关键词:变形织构 晶粒度 金相组织 耐蚀性 溶解性 前处理对环保型不锈钢电解着色膜性能的影响 2016年 为了提高无铬电解着色膜的耐蚀性、耐磨性和均匀性,通过SEM、电化学测试方法、显微磨损试验机和光泽度仪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前处理(抛光、活化)对着色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亚面和光面经相同的前处理工艺后电解着色膜的耐蚀性、耐磨性、均匀性和光泽度相近;将氟硅酸活化体系和稀硫酸活化体系进行对比,发现氟硅酸活化体系活化的电解着色膜耐蚀性、耐磨性优于稀硫酸活化体系活化的电解着色膜,两着色膜的均匀性相当;对氟硅酸活化体系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发现活化过程分为金属或者氧化物的溶解、活化膜形核、活化膜生长并成膜3个阶段。 张贝贝 张荣洲 王春霞 陈同彩 胡小萍 林茜关键词:前处理 抛光 不锈钢 不同活化工艺对电解镍始极片结合力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为了提高电解镍始极片与基体的结合力,增加镀层耐蚀性能,改善镀层质量。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的活化工艺对基体进行表面处理后制备镀层,采用划格法测试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镀层与基体的截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镀层的相组成、应力以及镀层晶粒尺寸大小,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基体经过活化工艺处理后,镀层与基体结合均匀、致密、完整,大幅提高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改善了镀层质量,镀层内应力由287.2 MPa降低到220.0 MPa,并且活化工艺不会给镀层引入其他杂质元素以及改变晶粒尺寸大小。电化学性能测试后发现,经过活化工艺后的镀层耐蚀性能增大,自腐蚀电位由-0.5481 V升高到-0.3980 V;自腐蚀电流密度由9.941μA/cm^2降低到2.927μA/cm^2。结论钛基体经过活化处理后,生成一层薄的活化膜,这层活化膜通过提高钛基体的表面活性,改变钛基体表面状态,来提高金属电沉积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强度,同时镀层的综合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张贝贝 王春霞 吴光辉 胡小萍 林茜关键词:活化工艺 结合力 相组成 耐蚀性 无氰镉-钛电镀液中镉含量分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逐项分离的方法分析镀液中镉的含量,利用络合反应原理进行滴定,改进了分析时镉流失严重导致的重现性差、测量结果误差大等问题。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铜试剂、硝酸的用量,细化操作细节,当镉含量在15~20 g/L的范围内,改进后的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准确且重现性高,并使实验误差控制在5%之内,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 刘文娟 王春霞 林茜 陈奕铭 徐捷关键词:无氰 无氰镀镉钛镀液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无氰镀镉钛镀液的稳定性情况,通过陈化试验和连续镀试验检测了无氰镀镉钛镀液的稳定性,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镀液的沉淀产物。结果表明:镀液pH值应严格控制在6.70左右,前期时应在低温或室温保存,否则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物不可溶解,沉淀产物主要是Ti(OH)_4、TiO_2、H_2Ti_2O_(11)·3H_2O、NH_4Cl;连续镀28 d镀液良好,无白色沉淀,镀层钛含量在0.1%~0.7%之间。 林茜 刘小乐 王春霞 吴光辉 胡小萍 时春燕关键词:镀液 稳定性 不溶性阳极材料对电解镍始极片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实验分别研究了铅板、石墨及钛基二氧化铅作为阳极材料时,其对电解镍始极片的槽电压、电流及槽液p H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化学工作站,观察和测试了三种阳极材料获取的始极片的微观形貌及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钛基二氧化铅作为阳极时,其槽电压、电流及槽液p H较为稳定,获取的始极片外观均匀、组织紧密,溶解性能好,优于其他两种阳极材料。 王春霞 张贝贝 吴光辉 胡小萍 林茜关键词:微观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