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军
- 作品数:36 被引量:209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高压氧舱火灾事故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制定高压氧舱火灾事故预防控制策略,提高高压氧舱隐患预防能力和安全管理效率。方法:分析高压氧舱火灾事故发生原因,根据燃烧三要素(火三角)的性质,从严格禁止可燃物、严格控制助燃剂和严格消除火源3个方面,制定高压氧舱火灾事故预防控制策略,结合安全管理实践,制定"高压氧舱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结果:医院高压氧舱火灾预防控制制度实施后,高压氧舱正常开机率、违规操作率、违禁物品入舱率、未签知情同意书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指标明显改善,违规操作率、违禁物品入舱率和未签知情同意书发生率均降为0;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率由71%提升到100%,综合管理评价分值由72.25%提升到95.75%,达到了高压氧舱火灾事故的预防控制管理要求。结论:高压氧舱火灾事故预防控制策略可提升高压氧舱医疗安全,规范高压氧舱的业务流程管理和风险防控管理,提高设备安全管理效率。
- 刘伟军赵江张千彧郭惠涵李帅帅张恩科
- 关键词:高压氧舱火灾事故安全管理
- 呼吸机质量控制管理中定量定性联合质量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构建定量定性联合质量评估模型,探讨其在呼吸机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质量评估模型由指标集和评估集两部分构成,运用层次分析(AHP)法进行定性评估权重赋值。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57台呼吸机,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2台)和观察组(55台,包含对照组50台和新增5台),对照组采用定性定量分阶段评估模式;观察组采用定量定性联合质量评估模式,从结构外观、待机运行、技术参数、安全性能和报警功能5个维度制定19项质量指标集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的设备运行质量及相关人员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结构外观、待机运行、安全性能、报警功能的4项定性评估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0,t=4.227,t=2.465,t=2.660;P<0.05);观察组呼吸机氧浓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流速、吸气触发灵敏度、呼气触发灵敏度、吸气压力和呼气末正压的8项定量评估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1,t=4.112,t=2.821,t=2.929,t=3.762,t=4.538,t=3.318,t=3.622;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使用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操作和(或)维修技能及行业标准规范考核成绩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7,t=5.647,t=4.178;P<0.05)。结论:定量定性联合质量评估模型能够提高呼吸机临床运行质量,降低设备安全风险,提升设备质量检测合格比例和设备相关人员使用操作及技术保障能力。
- 陈红良李芸李向东刘伟军王维安杨军琪
- 关键词:呼吸机
- 基于火灾风险防控的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的探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高压氧舱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探索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提高预防火灾隐患的能力。方法通过对助燃剂、可燃物、火源和温度的防范,制定切合实际的六级安全巡检与运维保障管理策略,达到高压氧舱火灾事故预防控制。结果依据火灾风险优化了高压氧舱火灾事故的预防控制流程和措施,完善了防火消防的应急演练和例行检查联动机制,应用安全管理策略前后各6个月时间段的综合管理考核评价分值由64.4%升至87.1%,提高率为35.2%。结论六级安全巡检与运维保障管理策略能够将使用和管理的关键节点纳入到一个闭环管理流程中,通过考核评价反映弱项关键节点,促使安全管理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以医疗安全服务为重心的平安医院的建设要求。
- 甘文科赵江刘伟军张恩科王凤
- 关键词:高压氧舱火灾风险安全管理管理策略
- 应用统筹方法优化MR应诊流程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应用统筹方法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的分诊方式和工作流程。方法分析就诊患者的特点以及各台核磁设备的运行特征,记录整理各台核磁就诊患者的各项历史数据,以此为依据,运用统筹方法对核磁扫描工作进行调整,不断对各个环节进行摸索、改进和完善。结果记录整理方案实施前后就诊患者的各项数据,并比较两组数据,证明此方法确实具有实效性。结论统筹方法在核磁检查工作中的运用,整体提高了MR的应诊能力,提高了设备资源使用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本研究为核磁室优化服务和核磁设备管理提供可靠的管理方法和参考依据。
- 刘伟军吴小红张恩科韩伟
- 关键词:统筹方法核磁共振运行数据
- 西藏阿里地区医疗设备使用状况调查分析与改进对策的探讨研究——以改则县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以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医院为例,探究整个阿里地区医疗设备配置及使用状况,为该地区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现场对医疗设备使用状况逐一排查、统计与汇总分析。该医院医疗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使用条件差、需求与供给信息不对称、维护保养困难和计量工作缺失。据此探究出以下改进对策:西藏阿里地区在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时应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设备配置时应与实际需求相符;多方协作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全面开展计量工作。
- 李潇刘伟军常骁毅李敏娟王凤巴桑罗布次旺多杰张恩科
- 基于SPSS统计软件的医用装备诊疗检查需求预测的ARIMA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构建医用装备诊疗检查需求预测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2018年医院核磁共振(MR)诊疗检查数据为基础序列,应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ARIMA模型,运用拟合评价指标对预测模型进行拟合评价。选取2019年MR检查数据对预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预测2020年MR检查数据。结果:构建的预测模型描述为ARIMA(0,1,1)(0,1,0)12,该模型拟合评价总体良好;2019年的数据精度检验评价合理且检验合格,预测数据在置信区间为95%的相对误差控制在-5.74%~5.82%,预测精度良好。该模型可用于2020年MR检查需求预测。结论:SPSS统计软件的运用简化了预测模型的构建、评价和应用,构建的ARIMA预测模型和预测数据可作为医疗机构进行医技排程统筹管理、医技资源整体调度、装备配置合理优化和诊疗服务满意提升的决策参考。
- 刘伟军张千彧李帅帅王凤张恩科
- 关键词:SPSS统计软件模型构建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胰胆管良恶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无电离辐射、快速且无创等特性。该技术可以通过视化组织断层和亚细胞级别的形态学特征完成胰胆导管系统的组织微结构成像,实现临床胰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精确诊断,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消化道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本文将系统性对比胰胆管狭窄不同诊断学方法和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综述了当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胰胆管良恶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临床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 刘伟军刘伟军仵正吕毅
- 关键词:胰胆管良恶性狭窄
- 5G技术助力“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模式发展被引量:39
- 2020年
- 文章介绍了5G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和实践,包括远程医疗探视与护理、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疗诊断、5G急救通道、远程机器人手术等,并结合5G技术的应用特点和智慧医疗发展要求,指出了5G医疗产业统筹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远程医学研究、体征监测管理研究、精准医学研究、高精度测量研究、公众健康管理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为5G技术在“互联网+医疗”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和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提供参考。
- 张千彧邱宾刘伟军武甲庚
- 关键词:技术应用健康管理远程医疗
- 诊疗医技排程与医疗设备配置统筹优化方法及应用
- 刘伟军罗竫娜李帅帅张恩科王凤邱宾
- 该项目由陕西省人民医院医工团队牵头,刘伟军负责。自2016年1月起,研究团队承接国家医疗改革政策,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5-2017) / (2018-2020)为研究导向,切合医疗服务资源短缺、供需不...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物医学
- 胆管狭窄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 2022年
- 胆管狭窄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精准医疗时代的一项重要挑战。近年来,胆管狭窄的临床诊断技术不断迭代优化,多种生物标记物检测、非侵入性影像学诊断技术和侵入性内镜诊断技术已逐渐成为诊断良恶性胆管狭窄的常规技术。该研究系统阐述了当前胆管狭窄诊断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刘伟军刘伟军朱锐朱锐陈红良仵正吕毅吴荣谦
- 关键词:胆管良恶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