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松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5篇病变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角膜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术
  • 3篇手术
  • 3篇人工晶体
  • 3篇人工晶体植入
  • 3篇人工晶体植入...
  • 3篇晶体植入
  • 3篇晶体植入术
  • 3篇黄斑
  • 3篇光学相干
  • 2篇动物
  • 2篇断层扫描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机构

  • 1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林松
  • 6篇李筱荣
  • 6篇袁佳琴
  • 4篇孙慧敏
  • 4篇周小煦
  • 4篇吴建国
  • 2篇胡博杰
  • 2篇董彪
  • 2篇王彤
  • 2篇徐延山
  • 2篇张红
  • 2篇王保和
  • 2篇马文江
  • 2篇汪建涛
  • 2篇苏畅
  • 2篇李志清
  • 2篇孙国玲
  • 2篇徐强
  • 2篇陈有信
  • 2篇张晨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MHzB型超声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病变诊断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黄斑区病变的形态学检查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屈光间质混浊眼的检查受到限制,传统的10MHzB型超声检查对黄斑病变的分辨率较低,20MHzB型超声检查在黄斑区疾病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方法。目的应用频域OCT和20MHzB型超声对黄斑病变进行形态学对比观察,探讨20MHzB型超声对黄斑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确诊的黄斑病变患者51例51眼,患眼均行频域OCT扫描,然后行20MHzB型超声检查。黄斑病变按频域OCT检查的形态学改变进行分类,分析20MHzB型超声的声像学特征,探讨病因。结果根据频域OCT检查检出黄斑裂孔10眼,B型超声显示黄斑区实性圆顶状回声表浅隆起,病变中央呈孔状凹陷。频域OCT检出的黄斑水肿16眼、神经上皮层脱离6眼和视网膜劈裂4眼,B型超声均显示黄斑区球壁表面的局限性带状表浅隆起,其下见液性无回声间隙。频域OCT检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脱离15眼,B型超声检查显示黄斑区球壁表面局限带状强回声表浅隆起,光带较厚,其下见液性无回声间隙。结论20MHzB型超声能对几种常见的黄斑病变进行初步鉴别,与频域OCT相比,黄斑病变B型超声表现的识别能力稍欠,但在屈光问质混浊的情况下,B型超声的诊断作用优于频域OCT。
林松漆晨赵乐冬陈璐
关键词:黄斑病变医学影像学检查
视觉发育关键期大鼠视网膜频域OCT测量值的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人类和哺乳动物视觉发育关键期内视网膜处于发育阶段,其各个亚层的正确排列以及细胞的准确定位是视觉信息正常传递的基础之一。频域光学相关断层扫描(SD—OCT)可活体测量并连续观察大鼠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目的了解视觉发育关键期内SD大鼠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新生SD大鼠30只,其中10只于出生后14、18、21、24、42d进行双眼眼底SD—OCT扫描,对视网膜厚度以及部分亚层包括内界膜(ILM)至内丛状层(IPL)、内核层(INL)、外核层(ONL)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的厚度进行生物测量。另取20只SD大鼠,分别于14、18、21、24、42d各处死4只大鼠并摘除双眼,制作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对视网膜厚度以及部分亚层结构进行测量。并对两种方法测量数据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大鼠视网膜CirrusHD—OCT图像由内向外可显示视网膜IPL、INL、外丛状层(OPL)、ONL、光感受器内节/外节(IS/OS)层以及RPE层等结构。比较各个时间点的视网膜厚度、ILM至IPL厚度、INL厚度以及ONL至RPE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25,P=0.000;F=3.973,P=0.007;F=17.529,P:0.000;F=7.038,P=0.000)。随大鼠日龄的增加,视网膜厚度、INL厚度及ONL至RPE层厚度均呈递减趋势。测量视网膜组织切片各对应层次厚度,并与OCT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量的视网膜厚度、INL厚度以及ONL至RPE层厚度均呈正相关(r=0.794,P=0.000;r=0.784,P=0.000;r=0.681,P=0.000)。结论CirrusHD—OCT可以清晰地显示并测量大鼠视网膜各主要层次,且与组织学测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大鼠视网膜逐渐变薄,OCT测量主要表现为INL厚度和ONL至RPE层厚度减少。
华宁李筱荣赵乐冬林松刘勃实袁佳琴
关键词:视网膜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大鼠视觉发育关键期视网膜相干光断层成像变化与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了解SD大鼠视觉发育关键期内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讨细胞凋亡的相关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选择新生SD大鼠50只,其中10只(20只眼)于生后14、18、21、24及42d行双眼眼底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厚度。另10只大鼠(20只眼)分别于生后14、18、21、24及42d各取2只大鼠(4只眼),提取视网膜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另20只大鼠(40只眼)于各对应时间点取4只(8只眼),制作眼球石蜡切片行HE染色并行视网膜厚度测量。同时取10只大鼠(20只眼)于各对应时间点取2只(4只眼)制作冰冻切片行TUNEL染色。对不同时间点的视网膜厚度,Bcl-2、Bax及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方差分析,对两种方法所测视网膜厚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大鼠生后14、18、21、24及42d视网膜厚度OCT测量值分别为(243.42±13.83)、(218.78±8.21)、(195.42±8.02)、(195.74±14.85)及(190.79±11.7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25,P=0.000)。在大鼠生后3周内,视网膜厚度逐渐变薄,此后变化不显著。其结果与HE切片视网膜厚度测量呈线性相关(R=0.794,P=0.000)。比较不同时间点大鼠视网膜组织Bcl-2、Bax和Caspase-3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684,F=47.307,F=49.611;P=0.000)。Bax和Caspase-3mRNA表达呈增加趋势,并在生后24d呈现峰值,生后42d表达量明显下降。TUNEL染色结果显示生后18d至42d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均可见较多凋亡细胞,生后42d视网膜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大鼠视网膜厚度逐渐变薄。CirrusHD—OCT可较准确测量大鼠视网膜厚度,是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视觉发育关键期内,细胞凋亡参与大鼠视网膜发育,可能影响视网�
华宁李筱荣杨洁赵乐冬林松刘勃实袁佳琴
关键词:视网膜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两种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肝火亢盛与肝气郁结两种证型的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的改变。方法:筛选两种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各20例,进行眼底血管造影,以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静态眼底图像,观察动静脉交叉征、血管渗出、黄斑区小血管形态、计算动静脉内径比值。结果:肝火亢盛组的血管渗出(75.0%)和动静脉交叉征(80.0%)程度均重于肝气郁结组(分别为30.0%和50.0%)(P<0.01,P<0.05),两组患者动静脉内径比值较对照组均有减小的趋势,总体仍接近正常值。肝气郁结组患者黄斑区小血管形态迂曲发生率(45.0%)显著高于肝火亢盛组(10.0%)(P<0.01)。结论:肝火亢盛组视网膜血管病变较肝气郁结组更重,但肝气郁结组黄斑小血管形态改变更明显,可能与血管收缩和舒张因子的失衡有关。
张真林松张晨王彤徐强王保和
关键词: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肝开窍于目肝火亢盛肝气郁结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
2025年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葡萄膜炎评估及诊断带来了新的方法。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总结了目前AI在葡萄膜炎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就AI在葡萄膜炎病因诊断、分类和评估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形成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分类和管理葡萄膜炎患者。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专家组国际智能医学会(IAIM)眼科学专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中国眼科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组娄岩邵毅郜原陈祥军谭钢迟玮杨卫华庄文娟石磊田磊柯碧莲华夏秦牧陶勇康刚劲苏文如魏来高雯廖萱胡建斌陈有信赵潺顾正宇董贺计丹胡丽丹汪朝阳陆成伟刘洋宋秀胜余瑶张慧马健魏雁涛胡亮周学智吴振凯戴西件林松张弘郑钦象陈雨蔡建奇余洪华易湘龙王烽蒋炎云刘光辉邹文进王毓琴彭娟李程谢华桃蒋贻平李斌李贵刚刘祖国钟蕾姚牧笛陈琦邵婷婷李世迎文丹谭叶辉石文卿李中文葛倩敏吴恺刘籦王雪林肖轶尘刘红玲林志荣李正日刘俊朱欣悦柴勇张雨晴张冰纪丽君罗丽娟李开明李海波许琦彬王静温鑫申颖
关键词:葡萄膜炎病因人工智能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2003年
目的 :研究经瞳孔温热疗法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作用。方法 :临床确诊为老年黄斑变性患者9人(10眼 ) ,术前视力0 01~0.8 ,采用红外810nm激光 ,治疗参数 :光斑直径0 5~3.0mm ,功率130~300mw ,时间60~90s,治疗次数3~7次 ,随访3~9个月。结果 :目前视力0 03~1.0,视力提高2行以上3眼 ,不变7眼 ,观察期间视力无下降。结论 :该疗法患者依从性好 ,经济 ,安全有效 ,但仍需要大样本和长期观察。
李志清孙慧敏徐延山林松张磊
关键词:经瞳孔温热疗法脉络膜新生血管老年黄斑变性
两种不同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地形图对比分析
2000年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角膜形态和散光的变化。方法 通过 3 2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 5 0眼和 6 0mm巩膜隧道切口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 48眼 ,术后应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仪对这些病人的角膜形态进行检查。结果 角膜组术后早期角膜地形图垂直于切口径线的角膜轻度变平 ,于术后 1个月即可稳定。巩膜组角膜垂直轴上出现蝴蝶结样改变 ,而后蝴蝶结逐渐变小 ,或向水平方向转变而减小 ,至 3个月时基本稳定。两组在术后 1天至 1个月的角膜散光和手术性角膜散光巩膜组大于角膜组 (P <0 0 5 )。结论  3 2mm透明角膜切口组术后角膜形态改变小 。
熊世红张红袁佳琴孙惠敏林松
关键词: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在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 Ⅱ MEM)观察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前后水肿指数e值的变化;分析不同测量半径圆区域内平均e值差异特征;并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相比较,评价H...
林松
关键词:黄斑水肿水肿指数激光光凝治疗
文献传递
透明角膜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评价 3 2mm阶梯状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 3 2mm阶梯状透明角膜切口 ,对 48例 5 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 ,植入丙烯酸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第 1天裸眼视力≥1 0者为 5 4%。角膜散光于 1月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于 3月角膜内皮丢失率为 10 40± 3 12 %。角膜厚度于术后 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该手术视力恢复早 ,散光稳定快 ,对角膜内皮未产生过多的损伤。
熊世红袁佳琴张红孙慧敏林松
关键词:白内障透明角膜人工晶体植入术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对侧眼行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 (30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对侧眼行氩激光联合Nd:YAG激光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对治疗前后的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野及UBM情况进行观察对比。随访时间为10~12月。结果 :在随访期内治疗前后视力无变化 ;28眼 (占93.3% )未用降眼压药物 ,眼压控制良好。已有房角粘连、眼底及视野损害的2眼 (占6.7% ) ,眼压仍高于21mmHg ,需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 ;大部分病例房角较前增宽 ,周边虹膜拥挤现象减轻 ,房角粘连范围减小 ;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于无广泛房角粘连和关闭的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有预防发作和治疗作用 。
杨瑾孙慧敏袁佳琴林松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激光手术虹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