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晋南冬小麦“矮、密、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针对晋南麦区光、温资源特点和水地麦田一年两茬高产的需要,通过1992~1997年5年的研究,创立了本区小麦“矮、密、早”高产栽培技术。“矮”指选用矮秆品种及矮化管理;“密”指选用多穗型品种及靠穗多夺高产;“早”指选用早熟品种和促早管理,以保证两茬均高产。其关键技术是:以选用矮秆早熟多穗型品种为中心,确保成穗750万穗/hm2左右,加强中后期管理。
- 乔蕊清卫云宗高艮奎宁东贤王丽萍
-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良种良法配套
- 临丰116旱地覆膜栽培增产效果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在三种栽培条件下 ,对临丰 116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旱地覆膜栽培下临丰 116具有良好的苗型结构和产量结构 ,抗旱节水优势强 ;叶片功能期长 ,耐高温 ,抗干热风 ,抗旱增产 ;根穗比值大 ,抗倒伏 ,不早衰 ,穗大粒重等特点。该品种是旱地覆膜栽培的最佳配套品种。同时探讨了覆膜栽培配套品种的育种目标。
- 乔蕊清高银奎卫云宗宁东贤王丽萍
- 关键词:覆膜栽培增产效果旱地小麦
- 旱区冬小麦渗灌覆盖的增产效应研究
- 2001年
- 三年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露地条播种植方式相比,旱区冬小麦地下渗灌与膜上穴播栽培技术体系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节水增产效应,提高水分利用率,小麦植株发育健壮,干物质积累增多,分蘖成穗增加,群体光合能力增强,更为显著的是产量三因素中,每公顷成穗增加了93.0万,穗粒数平均增加1.8粒,千粒重提高了2.1g,每公顷增产2127.0kg,增产率为47.58%,净增产值1265.1元。
- 刘玲玲张松令李红玲王丽萍闫淑萍
- 关键词:冬小麦增产效应旱区节水增产
- 小麦主要抗旱性状及杂交类型的遗传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对6个典型水、旱地小麦品种、三种杂交类型6个组合、5个性状F2世代的遗传研究表明:旱地条件下,单株产量,穗节长分别表现完全显性和超亲优势,且遗传传递力强,变异系数大,是F2重点选择性状;穗粒数也具有超亲优势,但遗传力弱,变异系数小,株高表现完全显性,遗传力较强,但变异系数甚小。此二性状应在F2后进行较大量地连续选择;旗叶长的3个遗传值均最小,应在高代再行选择。旱/旱、旱/水、水/水3种杂交类型中,旱/水类组合性状遗传力强,变异系数高,应作为旱地杂交的首选类型。
- 王娟玲乔蕊清谢福来王丽萍阎淑萍
- 关键词:小麦抗旱性状
- 冬小麦全耕层播种增产效果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8
- 1995年
- 冬小麦全耕层播种是针对回茬麦产量低及劳畜力紧张等问题而创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80年代以来,在晋南北部麦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与常规条播比较,亩穗数增加9.6万,穗粒数多1.6粒,千粒重提高2.1g,平均亩增产12.25%。
- 乔蕊清卫云宗谢福来王丽萍阎淑平常玉恒
- 关键词:冬小麦
- 用高稳系数分析评价旱地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被引量:2
- 2001年
-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评价了1996—1997年度黄淮麦区旱地组13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结果表明:运92—22即高产又稳产;T9306,山农242017在稳产的基础上可夺得高产;临抗1号,山农342725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较差;而临旱485,临旱447,冀9682在不良的环境中可以保持稳产。通过分析证明,用高稳系数法可以综合地反映出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
- 刘玲玲张松令陈永杰闫淑萍王丽萍
- 关键词:高稳系数旱地小麦高产性稳产性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