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旭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肺癌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手...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性因子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瓶
  • 1篇三腔
  • 1篇食道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机构

  • 7篇宁波市第二医...

作者

  • 7篇宋旭
  • 5篇李杰
  • 3篇沈海波
  • 3篇周银杰
  • 2篇胡天军
  • 2篇赵国芳
  • 1篇施益挺
  • 1篇王丰民
  • 1篇华钢
  • 1篇何立峰
  • 1篇杨振华
  • 1篇徐震

传媒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纵膈引流管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纵膈引流管用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241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117例术中放置纵膈引流管,作为观察组,124例术中未放置纵膈引流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平均体温峰值、平均白细胞峰值、发现吻合口瘘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117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9例,对照组124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平均体温峰值、平均白细胞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发现吻合口瘘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P<0.05);两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膈引流管的应用虽不能减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但能减轻吻合口瘘发生后胸腔感染,并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周银杰赵国芳沈海波胡天军李杰宋旭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
一种三腔闭式引流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腔闭式引流瓶,包括引流瓶体,所述引流瓶体内设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瓶体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设有收卷件,所述收卷件内绕卷有连接布带,所述安装框的另一侧设有卡扣件,用于连接布带端部...
黄少卿李杰宋旭施强
一种食道游离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道游离牵引装置,包括游离食道、限位板和连接板;限位板,套在所述游离食道的外侧,且限位板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还包括:螺纹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右端,且螺纹杆的右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柱,并且固定柱的右端...
黄少卿李杰宋旭施强
术中超声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定位在肺小结节(SSPN)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SSPN患者行VATS术,应用超声定位法明确SSPN的位置和深度,评价术中超声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80例患者共发现86枚SSPN,78枚(90.7%)经术中超声定位明确位置,6枚(6.9%)因肺萎陷不佳及肺气肿表现定位失败,2枚(2.3%)因术中广泛紧密胸膜腔粘连未行超声定位并中转开胸。本组术中超声操作时间为5~10min。结论术中超声定位方法是SSPN行VATS术定位的一个重要方法,切实可行。
周银杰赵国芳沈海波李杰宋旭
关键词:肺结节术中定位电视胸腔镜手术
多层螺旋CT在囊性纵隔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囊性纵隔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囊性纵隔肿瘤患者60例,均经多层螺旋CT检查,对所有患者各囊性纵隔肿瘤类型的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胸腺囊肿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肿块,囊壁薄,密度均匀,内部为水样密度影,不强化,诊断准确率为90.48%.(2)胸腺瘤囊变CT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光滑平整,内缘密度均匀,中心为低密度囊变;增强扫描可均匀强化或轻度不均匀强化,诊断准确率为93.75%.(3)畸胎瘤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囊壁厚,内缘模糊,密度不一,增强扫描强化,诊断准确率为100.00%.(4)支气管囊肿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晰,囊壁厚,密度均匀,内部为水样密度影,囊肿壁强化,病灶内无强化,诊断准确率为90.00%.结论 囊性纵隔肿瘤能够通过CT表现进行诊断,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宋旭
关键词:纵隔肿瘤
肺癌与肺部感染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讨肺癌与肺部感染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为肺癌及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8月医院接诊的肺癌或肺部感染患者104例进行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部感染组56例和肺癌组48例,选取同期55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受试人员的凝血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肺部感染组和肺癌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血纤蛋白原及白细胞、单核细胞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组和肺癌组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白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肺部感染组和肺癌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人员中白介素-6水平与单核细胞呈线性正相关,IL-6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呈线性负相关。结论肺癌和肺部感染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与炎症反应,并且其血清炎症因子与凝血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
施益挺何立峰华钢徐震宋旭
关键词:肺癌肺部感染凝血指标血清炎性因子
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等筛查手段的普及,肺部小结节患者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但现有的检查手段对于肺小结节良恶性和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预测均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旨在分析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在早期肺癌患者术中进行常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7例肺部结节手术患者资料,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检测和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与肺部结节良恶性、肺癌胸膜侵犯、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的相关性。结果术前D-二聚体的水平:肺癌患者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结节患者(P<0.001);肺癌伴淋巴结阳性患者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P<0.001);肺癌伴胸膜侵犯阳性患者显著高于胸膜侵犯阴性患者(P<0.001)。肺癌患者的术前D-二聚体水平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Spearman Correlation=0.264, P<0.001),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Spearman Correlation=0.333, P<0.001)。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T1期NSCLC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指标为112.5 ng/mL。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NSCLC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可以作为术中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的参考指标之一。
宋旭王丰民沈海波李杰胡天军杨振华周银杰施强
关键词:肺肿瘤淋巴结D-二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