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春生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患儿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3篇哮喘
  • 2篇雾化
  • 2篇哮喘患儿
  • 2篇疗效
  • 2篇孟鲁司特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1篇地奈德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期
  • 1篇支气管舒张
  • 1篇支气管舒张试...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支气管哮喘儿...
  • 1篇支气管炎

机构

  • 6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黄春生
  • 2篇王威
  • 2篇陈国华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7 d的布地奈德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后观察组RS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辅助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RSV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郭修枢王威黄春生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呼吸道合胞病毒
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评估价值
2022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BDT)对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研究法,对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n=44)和阳性组(n=46)。对两组基础肺功能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评分、治疗前后BDT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Pearson分析两组患儿基础肺功能指标与C-ACT评分相关性。结果: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的各项基础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降低,但C-ACT评分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绝对值、FEV1增加率、最大呼气峰流量(PEF)增加绝对值均降低;与阴性组相比,治疗前阳性组的FEV1增加绝对值、FEV1增加率、PEF增加绝对值均升高,治疗后阳性组的FEV1增加绝对值、FEV1增加率、PEF增加绝对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的临床控制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儿的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出50%肺活量(FEF50)时的瞬间流量、呼出75%肺活量(FEF75)时的瞬间流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5-75)与C-ACT评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阳性组患儿的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PEF、呼出25%肺活量(FEF25)时的瞬间流量、FEF50、FEF75、FEF25-75与C-ACT评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舒张阳性患儿的临床疗效相对较佳,BDT阴性和阳性患儿的各项基础肺功能指标与C-ACT评分均有较佳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患儿病情的客观指标。
黄春生
关键词:哮喘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病情
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研究法,对2019年1月-2021年1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VA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呼气峰值流速(PEF)、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两组咳嗽症状指标、临床症状缓解及胸片正常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1 d相比,两组治疗后1 d的FVC、FEV、PEF、IL-10、Th1水平均升高,IgE、IL-5、Th2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1 d的FVC、FEV、PEF、IL-10、Th1水平均升高,IgE、IL-5、Th2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高热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胸片结果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的80.00%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6.67%)服药后出现兴奋、瘙痒、激惹,对照组有4例(8.89%)服药后出现嗜睡、困倦,两组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9,P=0.080)。结论: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能够改善CVA患儿的肺功能和炎症反应,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咳嗽及各临床症状的恢复,改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佳。
黄春生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肺功能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1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相关指标、肺功能,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均降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水平上升,试验组TNF-α、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均上升,试验组FEV_(1)、PEF及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儿童中可改善患儿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提高患儿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黄春生王威黎琨郭咏佳
关键词:雾化吸入学龄前期哮喘肺功能孟鲁司特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分别治疗血清支原体抗体MP-Ig M阳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其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1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2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对比每组儿童IL-4、TNF-α与IL-6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1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00%,低于观察2组的95.00%,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患儿外周静脉血IL-4由治疗前的(21.4±7.6)ng/L降低为治疗后的(13.6±5.3)ng/L,TNF-α由治疗前的(50.6±13.9)ng/L降低为治疗后的(36.6±10.9)ng/L,IL-6水平由治疗前的(47.6±14.6)ng/L降低为治疗后的(28.6±10.6)ng/L,观察2组按上述观察1组的顺序依次为(21.2±7.8)、(8.7±3.5)ng/L,(50.8±14.0)、(29.7±8.9)ng/L,(48.2±14.8)、(20.4±8.6)ng/L,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2组患儿的降低幅度大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IL-4为(6.0±1.9)ng/L,TNF-α为(23.6±7.9)ng/L,IL-6为(17.6±3.1)ng/L,与观察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对血清MP-Ig M阳性肺炎的疗效优于红霉素,可能是通过降低患儿体内IL-4、TNF-α与IL-6水平来改善肺炎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黄春生陈国华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肺炎支原体细胞因子
去铁胺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去铁胺(DFO)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持续每天使用的祛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当血清铁蛋白(SF)>1 000μg/L时开始祛铁,所有患儿均给予DFO治疗,实验组患儿每日持续使用去铁胺,对照组每隔1天使用1次去铁胺。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眼部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及眼科专科检查。连续治疗12个月,每12周进行一次血清血蛋白检查、去铁胺剂量的调整及视力评估。比较给药前后的铁负荷变化及眼部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F、尿铁排泄量(UI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SF相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357、6.183、5.146、6.002,均P<0.05);UIE相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13、4.262、6.113、4.002,均P<0.05)。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治疗6个月出现3例视力模糊,治疗后12个月其中1例颜色视力受损(色觉障碍),1例视野缺损伴有盲点,1例角膜浊斑,另有5例出现视力下降,无视力丧失情况;不良反应率达22.9%;对照组治疗12个月出现2例视力下降,不良反应率为8.6%,两组眼睛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结论去铁胺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持续治疗优于间歇治疗,并且有显著的祛铁效果,其眼部不良反应较高,需要得到临床医生的注意,适时适当服药或停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黄春生陈国华
关键词:重型Β-地中海贫血去铁胺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