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仁汤儿科临床应用举隅被引量:2
- 2017年
- 三仁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杏仁、白寇仁、生薏苡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列举三仁汤加减应用于儿科临床的一些实例,其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厌食症、功能性便秘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张勇袁业红闫永彬
- 关键词:三仁汤肠系膜淋巴结炎厌食症功能性便秘
- 中药熏洗法联合保湿润肤膏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小儿湿疹(湿热浸淫型)予以中药熏洗法联合保湿润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小儿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分为两组,具体为中药外洗联合保湿肤膏组36例、西药对照组36例。分别统计治疗前后各症状计分、临床效果、复发率、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皮肤瘙痒程度、皮损程度(红斑)、渗出程度、丘疹和丘疱疹、干燥程度、皮损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外洗联合保湿肤膏组对比西药对照组的皮肤瘙痒程度、皮损程度(红斑)、渗出程度、丘疹和丘疱疹、干燥程度、皮损面积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外洗联合保湿肤膏组对比西药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安全性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外洗联合保湿润肤膏治疗小儿湿疹疗效较为理想,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 袁业红孙晓旭罗文欣段欢欢闫永彬
- 关键词:小儿湿疹中药熏洗法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川芎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的可能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作用靶点明确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Cytoscape 3.5.1软件、STRING数据库以及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数据库分别对川芎的有效化学成分以及靶标蛋白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合物及其靶标蛋白的关系构建可视化的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进一步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关系网络,最后将编码重要靶标蛋白的基因进行KEGG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到7个有效化合物,49个主要靶标蛋白以及20条KEGG信号富集通络。亚麻油酸乙酯、杨梅酮、川芎哚等是主要化合物;PTGS1、PTGS2、凝血酶、RXRA、是主要靶标蛋白;PTGS1、NCOA2、PTGS2、F2在网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主要化合物靶标蛋白的主要编码基因主要集中在TNF-α、HIF-1等信号通路。结论中药川芎中亚麻油酸乙酯、杨梅酮、川芎哚等可能通过TNF-α、HIF-1等信号通路作用于PTGS1、PTGS2、凝血酶、RXRA等起到活血化瘀、抗炎、抗菌的作用。
- 邱建利张慧娟赵倩义孙晓旭袁业红郑海涛
- 关键词:川芎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
- 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儿气道重塑及血清OPN、LTB4、Eotaxin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效果及对患儿气道重塑及血清骨桥蛋白(OPN)、白三烯B4(LTB4)、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味小青龙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气道重塑指标[气道腔面积(AI)、气道横截面积(AO),气道壁面积(WA)和气道壁厚度(T)],血清OPN、LTB4、Eotaxin水平及肺功能[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气喘、胸闷、咳嗽、喉间喘鸣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AI、AO、WA和T均小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OPN、LTB4、Eotaxin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FVC、FEV1、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寒哮证儿童支气管哮喘可改善患儿中医证候,提高肺功能,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因子、抑制气道病理性重塑有关。
- 袁业红孙晓旭张勇闫永彬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寒哮证加味小青龙汤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 临床药师对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药学监护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一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皮肤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一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从患儿初始用药方案的制定,治疗药物的选择,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案,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和用药分析,对该患儿的个体化用药提出合理性建议。结果临床药师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及时优化了患儿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方案。结论临床药师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康冰亚赵熙婷张璐朱晓丽袁业红孟菲杨亚蕾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低分子肝素钙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 肺炎支原体耐药性与23S rRNA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研究被引量:2
- 2025年
- 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耐药性及23S rRNA耐药基因位点突变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MPP患儿临床资料,采用PCR技术检测23S rRNA耐药基因位点突变情况,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探讨耐药性与基因突变间的关联。结果共分离出78株MP菌株。这些菌株对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性超过50%,耐药率分别为75.64%、73.08%、51.28%和76.92%;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低于10%,分别为3.85%、3.85%和1.28%。对78株MP菌株进行测序分析显示,23S rRNA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率为76.92%(60/78)。其中,47株为A2063G位点发生突变(78.33%,47/60),9株为A2064G位点发生突变(15%,9/60),4株为A2063C位点发生突变(6.67%,4/60)。47株A2063G位点突变MP菌株对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完全耐药,对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5.74%、63.83%、44.68%、17.02%、6.38%、6.38%和2.13%。9株A2064G位点突变MP菌株对罗红霉素完全耐药,对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89%、88.89%、77.78%、33.33%和22.22%,未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产生耐药性。4株A2063C位点突变MP菌株对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完全耐药,对克拉霉素耐药率为75%,对阿奇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为25%,未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产生耐药性。不同突变位点MP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突变组患者中,咳嗽、发热、气促、寒战、呼吸音减弱、肺外感染和重症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0%、88.33%、66.67%、31.67%、71.67%、40%和63.33%。而在基因未突变组中,这些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
- 孙晓旭董玉琼赵永旺袁业红吕晶晶侯伦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耐药性
- 一种抗菌消炎的渲染中药手工皂
- 本发明涉及抗菌消炎的渲染中药手工皂,可有效解决现有香皂可导致毛孔阻塞,破坏皮肤保护层,颜色单一,视觉一般,且成本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手工皂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制成:紫草浸泡橄榄油40‑45%、橄榄油...
- 张雅素李新民程忠伟袁业红葛亚博王瑞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中药防晒手工皂
- 本发明涉及中药防晒手工皂,可有效解决工业制作的防晒产品多数产品对皮肤有刺激,可引起过敏反应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晒手工皂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制成:米糠油8‑12%、玫瑰果油10‑20%、芥花油8‑12%、...
- 张雅素李新民王瑞平葛亚博袁业红程忠伟
- 文献传递
- 周正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被引量:7
- 2021年
- 周正教授认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主要病机为痰热内扰。黄连温胆汤具有燥湿化痰之功,兼清内热之效,可异病同治运用于痰热内扰所致的诸多病证,以本方加减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亦多有良效,并附典型案例。
- 袁业红袁检仔薛芬芬郭庆寅周正
-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名医经验
- 祛湿止痒洗剂联合尿素软膏治疗小儿湿热浸淫型湿疹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观察祛湿止痒洗剂联合尿素软膏治疗小儿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浸淫型湿疹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10%尿素软膏,根据湿疹面积取适量涂抹于湿疹部位,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湿止痒剂(药物组成:大黄、胡黄连、黄柏、苦参、当归、大青叶、地肤子、苍术、徐长卿、甘草),1剂/d,水煎药汁至150 mL,其中20 mL用于口服,10 mL/次,2次/d;剩余药汁以大棉棒蘸取外涂,10 min/次,3~4次/d。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于治疗前后观察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水肿/丘疹、红斑、表皮剥脱、渗出/结痂、苔藓化)评分,检测外周血CD4^(+)、CD8^(+)、CD4^(+)/CD8^(+)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湿疹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6.67%(20/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止痒剂联合尿素软膏治疗小儿湿热浸淫型湿疹有较好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
- 段欢欢袁业红罗文欣程倩倩
- 关键词:小儿湿疹尿素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