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朝正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同位素...
  • 1篇质子
  • 1篇质子转移
  • 1篇势能面
  • 1篇同位素效应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P4...
  • 1篇酶催化
  • 1篇环己胺
  • 1篇激发态
  • 1篇激发态分子内...
  • 1篇反应机理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内
  • 1篇分子内质子转...
  • 1篇TD-DFT
  • 1篇THIO
  • 1篇DIOL

机构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刘玉芳
  • 2篇李朝正

传媒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5-bis(benzoxazol-2-yl)thiophene-3,4-diol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的理论研究
2,5-bis(benzoxazol-2-yl)thiophene-3,4-diol(BBT)是一种新合成的具有两个分子内氢键的水溶性荧光染料。在最近的实验中己经证实BBT分子表现出激发态分子内单质子和双质子转移辐射。为...
贾雪利李朝正李东霖刘玉芳
关键词: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TD-DFT势能面
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催化下环己胺脱氨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催化的一系列二级胺和三级胺的脱烷基、脱氨基反应中,环己胺的脱氨基反应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该反应中涉及Cα-H键氧化过程的机理细节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且迄今尚未见相关理论计算报道.针对P450催化的环己胺脱氨基反应,一系列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及以相关计算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计算结果显示:环己胺底物首先经过一个酶促的Cα-H键氧化反应生成一种甲醇胺,之后又通过一个水分子的辅助在非酶环境中进行了脱氨基反应,生成环己酮和氨气.其中第一步Cα-H键氧化反应涉及了氢原子传递(HAT)过程以及后续无垒的氧反弹过程,且四重态和二重态的能量十分接近,从而证明了Cα-H键氧化反应涉及了"双态反应"(TSR)机理,同时相关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计算结果也显示了较大的KIE(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值,符合HAT的机理特征.
张笑乾李朝正刘玉芳
关键词: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