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婷婷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盆底手术导航模拟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盆底手术导航模拟器,包括上下两层结构,上层结构包括机壳上盖、微型投影仪和显示屏,下层结构包括机壳下盖、磁感应发射器和磁感应接收器;微型投影仪通过伸缩杆组件和转轴组件装配在机壳上盖内侧顶部的左右两侧形成左侧...
- 谢冰王凯乐曹婷婷武靖邓浩李毅高蕾孙秀丽王建六
-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价值探讨
-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UDS)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盆底重建手术的358例PO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同时合...
- 王润之孙秀丽王世言曹婷婷杨欣王建六
- 关键词:盆底器官脱垂盆底重建手术
- 一种新型动物盆底电刺激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底电刺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动物盆底电刺激系统。包括主机和动物操作台,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操控面板和若干刺激仪输出接口,所述动物操作台包括底座和恒温环垫,所述恒温环垫通过万向球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恒温环...
- 谢冰曹婷婷王凯乐孙秀丽王建六
- 盆底重建术后早期低频电刺激预防尿潴留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后早期低频电刺激对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病房因盆腔器官脱垂接受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按照入排标准纳入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术后第1~5天给予膀胱区及骶3区的低频电刺激治疗,一日2次,共10次,对照组仅做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3天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尿潴留、残余尿量及尿流率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第3天的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16.00 ml/s(12.00~21.00 ml/s)vs 12.00 ml/s(7.00~19.00 ml/s)],术后第7天最大尿流率(ml/s)大于对照组[17.00 ml/s(11.35~25.82 ml/s)vs 13.40 ml/s(8.50~19.00 ml/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的平均尿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排尿时间及达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术后第7天尿潴留率(2.78%,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8/28)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低频电刺激能够提高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尿流率,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
- 曹婷婷孙华欣孙秀丽杨欣王建六
-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低频电刺激尿流率
- 盆底重建术后早期低频电刺激预防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后早期低频电刺激对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病房因盆腔器官脱垂接受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按照入排标准纳入,将患者随机分...
- 曹婷婷孙华欣孙秀丽杨欣王建六
-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低频电刺激尿流率
- 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SIS)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大人民医院应用SIS行盆底重建手术的44例POP-Q分度法≥Ⅱ期的患者...
- 曹婷婷杨欣孙秀丽王建六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盆底重建手术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1
- 2019年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影响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近年来,盆底康复治疗作为保守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其效果逐渐被认可。本文就目前主要的盆底康复治疗手段进行论述,推荐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如盆底肌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 曹婷婷王建六孙秀丽
- 关键词:盆底康复盆底电刺激
- 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SIS)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大人民医院应用SIS行盆底重建手术的44例POP-Q≥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POP-Q各指示点位置及生活质量相关问卷(PFIQ-7、PFDI-20和PISQ-12)评分,分析术后患者的主客观复发率及下尿路症状。结果 4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4±0.7)年。术后患者主观复发率为6.8%(3/44),远低于客观复发率(36.4%,16/44)。术后未发生补片暴露。1例因尿潴留行补片缝线松解;1例阴道后壁补片植入部位感染,伴阴道疼痛,外用雌激素软膏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阴道前壁复发性脱垂Ⅲ期行Avaulta补片植入手术。患者PDFI-20评分由术前(66.25±28.35)分降为术后(17.03±21.00)分,PFIQ-7评分由术前(61.15±49.23)分降为术后(1.41±23.20)分,PISQ-12评分由术前(15.50±2.61)分降为术后(13.20±4.25)分。手术前后比较,除性生活质量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IS对POP患者行盆底重建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变化。患者主观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基于较高的阴道前壁脱垂复发率,需要特别注意阴道前壁的修补,远期效果尚待随访观察。
- 曹婷婷杨欣孙秀丽王建六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
-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价值探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UDS)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盆底重建手术的348例PO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同时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将患者分为POP+SUI组和单纯POP组。结果 1 348例POP患者中,142例(40.8%)合并SUI,其中111例患者术前接受UDS检查,但仅有52.3%(58/111)的患者表现为尿动力学SUI(UDS-SUI)。196例单纯POP组患者中,158例行术前UDS检查,8例(5.1%)表现为UDS-SUI,提示隐匿性SUI。2 POP+SUI组中,73例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69例未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术后SUI持续或加重者分别为4.1%(3/73)和29.0%(20/69)。单纯POP组中193未行预防性抗尿失禁手术,术后53例出现不同程度SUI,术后新发SUI(De novo SUI)27.5%(53/193)。单纯POP组中,3例UDS-SUI患者接受抗利尿手术,术后无SUI;5例未行抗尿失禁手术者术后均出现SUI症状。结论对于POP合并单纯SUI患者,无论UDS是否见腹压漏尿,均推荐盆底重建手术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因此术前可不做UDS检查。术前无SUI症状者UDS有助于发现隐匿性SUI,指导手术方式选择,推荐行UDS检查。POP合并复杂下尿路症状者应接受UDS检查。
- 王润之孙秀丽王世言曹婷婷杨欣王建六
- 关键词:尿动力学检查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
- 生物补片与化学合成补片在全盆重建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 曹婷婷杨欣孙秀丽王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