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气管
  • 5篇甲状腺
  • 5篇插管
  • 4篇术后
  • 4篇气管插管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镜
  • 3篇气管镜
  • 3篇全身麻醉
  • 3篇纤维支气管
  • 3篇纤维支气管镜
  • 3篇麻醉
  • 3篇甲状腺手术
  • 3篇光棒
  • 2篇导管
  • 2篇咽部
  • 2篇时间点
  • 2篇疼痛
  • 2篇通气

机构

  • 16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沈杰
  • 13篇黄政坤
  • 9篇张云仙
  • 9篇施海明
  • 9篇朱成
  • 7篇苏海丰
  • 1篇陈晓侠
  • 1篇程晓青
  • 1篇孙志强
  • 1篇季永
  • 1篇尹萍
  • 1篇曹亚琴
  • 1篇宋文静
  • 1篇郭恒
  • 1篇周鸣鸣

传媒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序贯法研究米库氯铵在需喉返神经监测的甲状腺手术中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2024年
目的采用序贯法研究米库氯铵在需要喉返神经监测的甲状腺手术中得到满意的肌电信号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 50)。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江原医院行全麻复合双侧颈浅丛阻滞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的患者30例。术中第一例患者米库氯铵的血浆维持靶浓度为1.2μg/ml,后面患者的米库氯铵血浆维持浓度则根据前一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测结果升高或降低该患者的米库氯铵血浆靶浓度。若信号振幅在100μV以上为满意,则下一例患者升高一级血浆靶浓度(每一级为0.2μg/ml);若信号振幅在100μV以下甚或没有信号为不满意,则下一例降低一级血浆靶浓度。从第一例不满意的病例开始录入观察单位数,当"不满意-满意"出现7个拐点,实验结束。振幅在100μV以上的为满意(阴性者)的病例归入阴性组(n=16),振幅在100μV以下或引不出满意信号(阳性者)的归入阳性组(n=14)。计算神经监测信号满意时的米库氯铵的Cp _(50)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阳性组和阴性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_(0)、T_(1)、T_(2)、T_(3)、T_(4)血压、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返神经信号满意时米库氯铵的Cp 50为0.8652μg/ml,95%CI(0.7861,0.9524)μg/ml。结论在需喉返神经监测的甲状腺手术中,保证麻醉安全的情况下不影响肌电信号的米库氯铵的Cp 50为0.8652μg/ml和95%CI(0.7861,0.9524)μg/ml。术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施海明苏海丰沈杰黄政坤
关键词:序贯法甲状腺手术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甲状腺手术中顺式阿曲库铵应用剂量对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中顺式阿曲库铵剂量对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麻醉诱导肌肉松弛(肌松)药均采用氯化琥珀胆碱1mg/kg,气管插管后A、B、C组分别予顺式阿曲库铵0.05、0.10、0.20mg/kg维持肌松。术中使用肌松监测仪监测患者肌松恢复情况。记录各组显露喉返神经的时间(T1)、从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到第1次可以监测到喉返神经肌电信号所需的时间(T2)、恢复到1个肌颤搐所需时间(T3)和恢复到2个肌颤搐所需时间(T4)。记录各组术中体动、吞咽、未及时监测到喉返神经肌电信号和术后咽痛的例数。结果三组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较A、B组延长(P<0.05),T3、T4较B组延长(P<0.05)。A组术中体动、吞咽和术后咽痛发生的比例高于B、C组(P<0.05),C组术中未及时监测到喉返神经肌电信号的比例高于A、B组(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0.10mg/kg较适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麻醉用药。
施海明朱成沈杰苏海丰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
全身麻醉诱导后无通气期间不同氧浓度对肥胖患者氧合指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诱导后无通气期间不同氧浓度对肥胖患者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Ⅲ级的年龄18~65岁的肥胖患者(30 kg/m^(2)
沈杰黄政坤朱成
关键词:全身麻醉诱导期氧浓度氧合指数
一种用于引导纤维支气管镜行气管插管的喉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导纤维支气管镜行气管插管的喉镜,其能解决采用现有用于引导纤维支气管镜行气管插管的喉镜辅助进行气管插管存在的插管时间长的问题。其包括喉镜本体,喉镜本体包括喉镜片主体和喉镜柄,喉镜片主体安装于所述喉...
黄政坤曹亚琴周鸣鸣苏海丰郭恒张云仙沈杰朱成施海明孙志强
文献传递
用于引导纤维支气管镜经口行气管插管的引导器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引导纤维支气管镜经口行气管插管的引导器,其能解决现有的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术在遇见口咽部脓肿、喉部或气道肿物、气管前方存在肿胀、肥厚等影响透光的情况时,无法判断光棒所处位置和无法顺利引导气管导管进入气道的技术...
沈杰朱成施海明张云仙黄政坤
文献传递
颈浅丛神经阻滞对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
2024年
探讨颈浅丛神经阻滞对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行甲状腺外科手术患者,根据是否行超声引导下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superficial cervical plexus block,SCPB)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拔管、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进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联合全身麻醉使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术后复苏质量,有效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并且降低了术后24小时内PONV的发生率。
程颖黄政坤陈燕琪张云仙沈杰
关键词:颈浅丛神经阻滞
序贯式多模式镇痛在甲状腺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序贯式多模式镇痛对甲状腺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镇痛效果、费用、恢复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将88例患者分为序贯式多模式镇痛组(D组)和传统单一模式镇痛组(T组),每组各44例。D组镇痛方案为:麻醉诱导时给予盐酸帕瑞昔布钠40 mg超前镇痛;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1%达克罗宁胶浆2 mL;手术前在B超引导下行双侧颈浅丛阻滞,手术缝合切口前,由外科医生直视下在患侧胸锁乳突肌中点后缘的外侧下方,埋入22G静脉留置套管针于颈浅丛神经点处,对侧在缝合切口后,B超引导下埋入套管针,并追加一次局麻药,术后6 h通过埋入颈浅丛的留置套管再追加一次局麻药并拔除套管针;术后12 h开始口服氨酚羟考酮片。T组镇痛方案为:无超前镇痛,直接缝合切口,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地佐辛40 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4 mg)。分别于术后1、6、12、24 h采用静息与运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的血清IL-6浓度;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总量、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住院天数、镇痛费用、自评舒适度(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评价指标。结果:D组患者术后1、6、12、24 h的静息疼痛VAS评分与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部活动疼痛VAS评分各同时间点均显著低于传统单一模式镇痛组(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镇痛费用均显著少于T组(P值均<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自评舒适感均显著优于T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IL-6浓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但D组的升高幅度低于T组;D组住院天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低于T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
沈杰沈杰
关键词:甲状腺癌
一种可配合消毒机使用的气管插管导入器用容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配合消毒机使用的气管插管导入器用容器,包括玻璃瓶及盖合在其顶部的上盖,玻璃瓶的内壁四角均固定设有带有磁性的支撑块,四个支撑块的顶部固定承载有底部四个边角也带有磁性的固定隔板并与之相吸合固定,固定隔板...
宋文静陈晓侠程晓青黄政坤沈杰
一种用于引导纤维支气管镜经口行气管插管的引导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导纤维支气管镜经口行气管插管的引导器,其能解决现有的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术在遇见口咽部脓肿、喉部或气道肿物、气管前方存在肿胀、肥厚等影响透光的情况时,无法判断光棒所处位置和无法顺利引导气管导管进入气...
沈杰朱成施海明张云仙黄政坤
文献传递
术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肥胖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术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肥胖患者肺不张、氧合指数、炎症因子、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的行甲状腺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肥胖患者(体重指数28~40 kg/m^(2))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6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C组,每组35例。A组术前无特殊处理,C组术前3 d给予CPAP[夜间CPAP治疗6 h以上,CPAP设置为6 cm H_(2)O(1 cm H_(2)O=0.098 kPa)]。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插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室时(T1)、麻醉诱导后(T2)、入麻醉复苏室后30 min(T4)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入院时(T0)、T1、T2、手术结束前(T3)、T4各时间点肺不张发生率,T1、T2、T4各时间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T1、术后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和支气管痉挛)发生率等。结果C组患者T2、T3、T4时肺不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T1时SpO_(2)、动脉血氧分压,以及T1、T2、T4时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A组患者T2时SpO_(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肥胖患者术前预防性给予CPAP能明显降低肺不张发生率,改善氧合,但对患者围手术期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
沈杰朱成陈燕琪黄政坤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肥胖手术期间肺功能手术后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