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小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9篇水利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偏度
  • 3篇珠江河口
  • 3篇珠江三角
  • 3篇珠江三角洲
  • 3篇长江口
  • 2篇盾构
  • 2篇盾构施工
  • 2篇制作方法
  • 2篇砂土
  • 2篇砂土液化
  • 2篇盛装
  • 2篇试件
  • 2篇水压力
  • 2篇土压力
  • 2篇泥沙
  • 2篇径流
  • 2篇孔隙水
  • 2篇孔隙水压
  • 2篇孔隙水压力
  • 2篇管片

机构

  • 20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20篇季小梅
  • 14篇张蔚
  • 4篇翟秋
  • 4篇陈婷
  • 4篇苏静波
  • 4篇孙阳
  • 4篇章家保
  • 4篇季小梅
  • 2篇吴飞
  • 2篇诸裕良
  • 2篇龙星
  • 1篇郑金海
  • 1篇王安琪
  • 1篇王儒
  • 1篇姚鹏

传媒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水运工程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水道港口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岸线变化和海平面抬升对珠江河口水体交换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水体交换能力是评价河口水域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为研究岸线变化下珠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海平面抬升对其的影响,建立珠江河口二维水动力-保守物质运输模型,并将模型模拟的水位、流速、流向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运用欧拉法,分别计算洪枯季、高低潮位下不同年代岸线变化和海平面抬升不同高度时珠江河口水体滞留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岸线围垦对珠江河口各水域水体交换的影响不尽相同,如从20世纪70年代—2010年,伶仃洋水域的平均水体滞留时间先保持几乎不变后略微减小,而黄茅海和磨刀门水域则因状况而异;海平面抬升不利于水体交换,珠江各水域平均水体滞留时间随海平面抬升而增长,且枯季增加的时间大于洪季。
蒋文治季小梅张蔚张蔚
关键词:珠江河口
盾构施工引起的管片周围饱和砂土液化判别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施工引起的管片周围饱和砂土液化判别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设在管片(9)内的无缝钢管预埋件(4)和T形预埋件(17),所述无缝钢管预埋件(4)的一端在所述管片(9)外表面设置有无缝钢管临时封盖...
孙阳苏静波翟秋章家保季小梅吴飞
文献传递
河床下切对珠江三角洲峰值水位演变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峰值水位对采沙造成的河床下切响应过程,通过调和分析方法去除水位时间序列中潮汐节点调制波动的影响,并提出概率密度函数法诊断河网内峰值水位的历史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三角洲上游峰值水位随着河床的下切而显著降低;河网中腹部地区,峰值水位随着河床的下切出现显著的上升,从而增加了中腹部地区的防洪风险;在下游地区,峰值水位的变化与海平面上升或其他人类活动相关。
郑金海鲍仕昱张蔚季小梅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河床下切
一种局部腐蚀钢试件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腐蚀钢试件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腐蚀溶液(11)的容器(12),所述容器(12)的顶端敞口由盖板(6)覆盖,所述盖板(6)由若干分散于所述容器(12)四周的支架柱(7)支撑,...
孙阳章家保苏静波翟秋季小梅龙星
文献传递
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下洪枯季余水位变化
2023年
余水位即潮周期内的平均水位,是河口径潮动力非线性作用的典型结果。为探究径流、潮汐及其相互作用对余水位的影响,对摩阻项进行分解,通过潮平均摩阻的各分量对余水位的变化展开研究。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得到长江口余水位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和摩阻计算公式,分析长江口潮平均摩阻的主要来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潮平均摩阻各分量的变化解释余水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余水位具有明显的洪枯季变化和大小潮变化特征,洪季余水位沿程增幅更大,大潮时余水位较小潮时更高;长江口潮平均摩阻以径流作用和径潮相互作用产生的摩阻为主,因径流量巨大,前者对潮平均摩阻的贡献始终更大;潮平均摩阻控制余水位,长江口余水位的变化由径流作用控制,在下游站点径潮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可忽视。
翟玮张蔚季小梅陈婷
关键词:余水位连续小波变换长江口
伶仃洋潮不对称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
2025年
基于Delft3D FM软件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T_Tide对模型结果的时间序列进行调和分析,并引入偏度概念对潮位历时不对称(TDA)、潮流流速不对称(FVA)和潮流历时不对称(FDA)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开展伶仃洋由于航道疏浚和海床采砂引起的地形变化对潮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伶仃洋的TDA呈湾口为落潮主导,湾顶为涨潮主导,涨落潮历时沿程逐渐变化的趋势;航道疏浚会增大伶仃洋的落潮优势,削弱涨潮优势;海床采砂会增大伶仃洋涨潮优势和削弱落潮优势。伶仃洋的FVA主要呈落潮流主导,有利于粗颗粒沉积物向海输移,航道疏浚和海床采砂都会削弱伶仃洋FVA的落潮流优势,但后者会局部增强湾顶附近水域的不对称强度。伶仃洋的FDA整体呈落憩历时更短,航道疏浚会使得伶仃洋的落憩历时增加,而海床采砂对伶仃洋的FDA影响不显著。
庄誉伟季小梅季小梅张蔚黄黎明
关键词:地形变化航道疏浚水动力模型
盾构施工引起的管片周围饱和砂土液化判别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施工引起的管片周围饱和砂土液化判别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设在管片(9)内的无缝钢管预埋件(4)和T形预埋件(17),所述无缝钢管预埋件(4)的一端在所述管片(9)外表面设置有无缝钢管临时封盖...
孙阳苏静波翟秋章家保季小梅吴飞
流量调节对长江口潮流不对称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长江上游人类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口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改变了河口地区洪枯季径流量,并进一步影响潮流不对称特性。而潮流不对称对河口近岸的泥沙输运及地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感潮河段进行水动力模拟,研究洪枯季流量调节对潮流不对称的影响。采用非稳态调和方法(NS_TIDE)并结合偏度指标分析长江口涨落潮流速不对称和涨落憩历时不对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潮波在河口的上溯过程中,潮流不对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河口枯季径流的提高在加强中下游区域落潮流占优的趋势同时也延长河口大部分区域落憩的历时。主汛期洪峰的削弱加快了中上游区域的落潮流速,缩短了上游区域落憩历时,而潮流流速和涨落憩历时不对称在下游区域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王安琪张蔚张蔚诸裕良陈婷
关键词:流量调节径流长江口
河床下切影响下珠江三角洲潮流不对称时空变化规律
2022年
潮流不对称对三角洲地区的泥沙净输运和地貌演变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大规模采砂活动引起河床大幅下切,因此研究河床下切后珠江三角洲潮流不对称的时空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9年和2010年珠江三角洲河口河网地形数据,建立珠江口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珠江河口河网枯季水动力过程。结合非稳态调和分析方法分解流速信号,用偏度方法量化分潮组合、余流及分潮和余流相互作用对潮流不对称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潮流不对称受余流影响呈现出落潮占优的特性;2)河床下切后,各分潮组合的不对称性增大,潮流不对称在下游河道有所减弱、中上游河道有所增强,且珠江三角洲中上游河道变化大于下游河道;3)分潮和余流相互作用的变化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郭威季小梅陈婷陈婷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河床下切偏度
珠江河口岸线变化对潮动力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为研究珠江河口岸线变化对潮波特征的影响,基于D-Flow FM(Delft 3D-flow flexible mesh)建立珠江河口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的水位、流速流向结果与观测数据吻合良好。利用T_TIDE对模型结果进行调和分析,通过振幅比、相位差和潮能通量探讨岸线变化对潮汐动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河口半日分潮M 2的振幅和1/4日分潮M 4的振幅总体均呈增大的趋势,潮能通量呈减小的趋势。珠江河口整体表现为潮汐不对称加剧,涨潮占优增强。岸线变化通过影响径流作用、河口形态、浅水效应和潮能辐聚作用,影响珠江河口的分潮振幅、相位、潮汐不对称和潮能通量等潮汐特征。由岸线变化带来的潮汐振幅增加、潮汐不对称性加剧和涨潮占优趋势加强,可能会导致风暴潮等沿海灾害和严重的淤积问题。
王宗旭乔煜季小梅季小梅张蔚方拥军姚鹏
关键词:珠江河口分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