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21 被引量:11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芍倍注射液
  • 5篇术后
  • 5篇注射液
  • 4篇疗效
  • 4篇肛瘘
  • 3篇熏洗
  • 3篇瘘术
  • 3篇临床疗效
  • 3篇混合痔
  • 3篇肛瘘术
  • 3篇肛瘘术后
  • 2篇熏洗剂
  • 2篇医经
  • 2篇证论治
  • 2篇直肠
  • 2篇治疗环状混合...
  • 2篇手术
  • 2篇内扎
  • 2篇内痔
  • 2篇注射

机构

  • 21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篇王茜
  • 17篇安阿玥
  • 17篇白志勇
  • 17篇冯大勇
  • 16篇王春晖
  • 8篇王进宝
  • 2篇王京文
  • 1篇王峥
  • 1篇王峥

传媒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阿玥治疗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经验
2020年
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以肛门直肠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并可伴肛门直肠坠胀、异物、灼热感等症状。该疾病多反复发作,发作时间轻则数日重则数月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缺少相关研究,积极寻找治疗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意义重大。本文介绍安阿玥教授治疗该病的主要临证经验,认为本病发病之本为“气血亏虚、瘀血阻络”,治疗以益气养血、祛瘀通络为基本大法,配合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滋补肝肾等法。同时重视肝、脾、肾,强调调五脏、补气血、畅气机、通经络,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王春晖王茜冯大勇冯月宁白志勇安阿玥
关键词:名医经验
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与单纯改良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病例63例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组共3...
王春晖冯大勇冯月宁王进宝白志勇王茜安阿玥
基于ADOPT模式的老年患者肛周疾病术后自我保护需求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ADOPT模式,了解老年肛周疾病术后患者的自我保护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老年肛周疾病手术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老年肛周疾病术后患者自我保护需求的5个主题:手术意愿强但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态度),自我保护知识缺乏(定义),资源利用不完善(开放思维),自我保护主动性较低(计划),自我保护执行程度低(实施)。结论应以老年肛周疾病术后患者自我保护需求特点为导向,开展围术期宣教,制定疾病知识、护理方法、辅具使用等相结合的综合性、个性化的自我保护方案。
杨晶安阿玥王丽薇商之涵王志娟王茜李涵刘文飞王婷玉张蓉
关键词: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手术后期间老年人
安阿玥教授论治气虚血瘀型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被引量:2
2023年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肠道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的改变,已经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医很早就对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机有了系统化的认知,历代医家对便秘的辨证论治脉络清晰,且不断发展完善。故中医药治疗便秘优势明显,且远期效果满意。然而近现代以来,居民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生活工作环境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便秘辨证思想已经暴露出一定的不足之处。不墨守成规,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医药。安阿玥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提出气滞血瘀型已经成为便秘中的主要辨证分型,故临床当以补气养血活血作为治疗之大法,并辨清权衡病机各要素,创制经验方“益气养血通便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白志勇王茜王春晖冯月宁冯大勇安阿玥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气虚血瘀辨证论治
养阴和血解毒方药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养阴和血解毒方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行肛瘘切开术的低位单纯性肛瘘(中医证型为阴虚内热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行肛瘘切开术治疗及术后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养阴和血解毒方药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片口服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时间、创面肉芽组织水肿和溃疡发生情况,并评估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1)综合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为77.5%,观察组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3.37±3.67)d,对照组为(28.52±4.35)d,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3)观察组的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时间为(2.82±0.63)d,对照组为(4.25±0.92)d,观察组的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4)观察组的创面肉芽组织水肿发生率和溃疡发生率分别为20.0%和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和22.5%(P<0.05或P<0.01)。【结论】养阴和血解毒方药能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改善肉芽组织生长质量。
王茜王春晖白志勇冯月宁冯大勇安阿玥
关键词:肛瘘创面愈合
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与单纯改良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病例63例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组31例采用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对环状混合痔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并发症更少、患者疼痛更轻。
王春晖冯大勇冯月宁王进宝白志勇王茜安阿玥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芍倍注射液改良外剥内扎术
安阿玥教授运用固本消积法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经验
2023年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变率高,是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安阿玥教授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提出了“固本消积”法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亏虚、脾虚肝郁为基础,标实以痰瘀互结、热结肠腑为主。治则治法上,以补肾填精、健脾调肝,化痰祛瘀、清热散结为主。治疗理念上,强调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并依据患者病情,病证结合,随证加减。
王茜冯月宁王春晖冯大勇白志勇安阿玥
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名医经验
1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MDT诊治报道
2024年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perianal necrotizing fasciitis,PNF)是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导致的肛周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可导致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脏器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5%^([1]),易误诊、漏诊。本文系统介绍1例PNF患者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过程,以期为PNF的MDT诊治提供参考。
王茜安阿玥冯月宁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软组织感染MDT细菌混合感染脓毒血症
辨证论治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0%(52/6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42/60)](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较单独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临床疗效更加显著,除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外,更有利于减轻肛门神经疼痛、坠胀、灼热等异常感觉。
冯月宁王茜白志勇冯大勇安阿玥
关键词: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辨证论治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证候积分
从细胞因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痔的发病机制被引量:13
2016年
痔是肛肠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到目前为止,对痔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病理观察组织结构的改变,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总结了痔组织的细胞因子改变,以期从微观角度帮助临床医生全面认识痔病。
冯大勇王春晖冯月宁白志勇王进宝王茜王峥安阿玥
关键词:细胞因子发病机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