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明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患儿
  • 2篇毒性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节苷脂
  • 2篇小儿
  • 2篇脑炎
  • 2篇更昔洛韦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脑炎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机构

  • 5篇泰州市第三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晓明
  • 1篇肖岳
  • 1篇张丽
  • 1篇陈杰斌

传媒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在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14例V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均采用常规抗病毒、降温治疗,单一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联合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有效性。结果联合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脑膜刺激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止吐时间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94.74%vs 77.19%,P<0.05)。结论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VE,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疗效显著。
张晓明
关键词:更昔洛韦神经节苷脂小儿病毒性脑炎
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张晓明
葛根素联合左卡尼汀对心肌炎患儿氧化应激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究葛根素联合左卡尼汀对心肌炎患儿氧化应激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4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葛根素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Th17的细胞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TnT、CK-MB、MCP-1以及H-FA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354,P=0.000);治疗后观察组的MA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365,P=0.000),GSH和S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5.184,P=0.000;t=5.746,P=0.000);治疗后TNF-α、IL-23、IL-17、IL-6、IL-1β水平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464,P=0.000;t=6.833,P=0.000;t=6.833,P=0.000;t=6.438,P=0.000;t=7.463,P=0.000);观察组Th17的细胞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5.746,P=0.000)。结论:联合使用葛根素和左卡尼汀可有效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并调节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炎症因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张晓明李娟肖岳
关键词:葛根素左卡尼汀心肌炎白细胞介素17TH17
支原体肺炎患儿不同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15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不同X线影像学表现分为3组,对比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间质性肺炎组哮鸣音发生率最高,大叶性肺炎组最低;大叶性肺炎组>40℃高热、胸腔积液发生率最高,间质性肺炎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92%支气管肺炎组最低;大叶性肺炎组LDH升高、CRP升高最高,支气管肺炎组最低。大叶性肺炎组阿奇霉素开始治疗时间最短,间质性肺炎组最长;大叶性肺炎组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转外院支气管镜灌洗率最高,间质性肺炎组最低;大叶性肺炎组吸氧率最高,支气管肺炎组最低;大叶性肺炎组心、肝损害率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率最高,间质性肺炎组最低。结论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临床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可指导临床早期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张晓明张丽陈杰斌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小儿影像学表现
不同光疗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时间及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每天光疗8 h,休息2 h后再次光疗8 h,然后休息6 h,连用3 d;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24 h。观察2组患儿胆红素下降情况及光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光疗方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均有效,但是间歇蓝光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荐。
张晓明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