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泥
- 作品数:32 被引量:79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入学年龄限制真的造成了“七八月陷阱”吗?--兼评刘德寰、李雪莲《“七八月”的孩子们》被引量:19
- 2017年
- 西方研究发现,出生月在入学年龄截止日期以前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不及出生月在截止日期以后的学生,并将这一"截止日期现象"归因于入学年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刘德寰、李雪莲的研究《"七八月"的孩子们》也试图在中国展示这一现象,本文则对此提出质疑。利用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2年儿童情况抽样调查,本文检验了截止日期现象能否持续到成年期,以及特定出生月份是否存在入学年龄的选择性这两个问题。本文发现,中国孩子对截止日期的遵从度低且存在选择性,出生月份之间的成就差异不能完全由入学年龄来解释,应考虑其他替代性的解释。
- 张春泥谢宇
- 关键词:入学年龄义务教育制度
- 工作时长与青年的性生活、亲密关系和生育意愿被引量:6
- 2023年
- 将工作视为一切的工作主义文化正在影响中国青年的私人生活领域。一方面,超时工作挤压了青年的私人生活空间,造成工作—家庭冲突,对家庭幸福和生育意愿带来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失业或不稳定就业削弱了青年对家庭生活的期待和成家生育的动力。基于2020年“中国人私生活质量调查”数据探讨超时工作和工作时长偏少对中国青年性生活、亲密关系和生育意愿的影响发现,超时工作会影响男性的性生活满意度和未生育女性的生育意愿,但对其他方面并无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工作时长偏少不仅与男性和女性的性生活质量呈负相关,而且也伴随着更低的生育意愿。这些发现对理解当下中国社会的超低生育率具有启示作用。
- 张春泥潘修明
- 关键词:失业青年性生活生育意愿
- 外出还是留守?--农村夫妻外出安排的经验研究被引量:35
- 2016年
- 外出家庭化是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趋势,但以往研究因为缺乏对家庭边界的明确定义及采用流入地调查数据等缺陷,未能提供对当今农村劳动力家庭外出—留守安排各类型分布的可靠描述。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描述了中国农村丈夫单方外出、妻子单方外出、夫妻同地外出、异地外出及其子女外出或留守安排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分三种外出决策情境重点探讨了夫妻特征和家庭结构等因素与夫妻外出安排的关系。
- 李代张春泥
- 农民工为何频繁变换工作 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工作流动研究被引量:77
- 2011年
- 中国劳动力市场可按三种形态分割:再分配机制下体制内外的分割、市场机制下人力资本高低的分割和户籍制度下城乡身份的分割。城乡身份分割是影响农民工频繁变换工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事件史模型,比较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工作流动,对不同时期农民工的工作流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存在人力资本和所处部门对其工作流动的影响,但户籍歧视仍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影响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但这种影响随社会发展正在降低。
- 张春泥
- 关键词:户籍制度农民工
- 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报告:家庭教育被引量:3
- 2024年
- 2023年3—6月,中国儿童中心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全国东、中、西部11省12市开展了中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调查。基于抽样调查数据,围绕家庭教育的目标、手段、结果三个环节分析当前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与问题,展现各类家庭在家庭教育上的差异性。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家庭教育仍然具有高期待和密集投入的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母亲主导和代际分工,普遍认可参与式、民主平等、友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双减”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辅导儿童作业的负担,推广了“五育并举”的家庭教育理念。但在普遍的高教育期望下,家庭对参与校外培训仍有一度热度,短期内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仍存在。报告建议,在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的同时,应该引导家庭理性看待教育,提倡父母合理分工,提供多种渠道满足家庭对教育的需求,以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
- 张春泥盛禾孙妍肖凤秋
- 关键词:家庭教育校外培训
- 反思“农村西方宗教热”:迷思还是事实?——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以修远报告为代表的“农村西方宗教热”观点认为,西方宗教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在北方农村占主导地位;农村地区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导致西方宗教更易于传播。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西方宗教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从农村内部传统宗教和西方宗教发展的对比来看,传统宗教规模更大,整体上不存在西方宗教独大的局面,只是由于两类宗教的管理制度、组织方式和习俗特点的固有差异,西方宗教的可见度更高,造成了“农村西方宗教热”的印象。从城乡对比来看,西方宗教在信徒的规模及其增长、宗教实践活跃度、组织化水平、对宗教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没有表现出在农村的热度高于城镇。从广东与河南农村宗教的对比来看,前者以传统宗教为绝对主导,后者是西方宗教与传统宗教平分秋色。整体而言,“农村西方宗教热”的说法是一个迷思而非事实。
- 吴越张春泥卢云峰
- 关键词:农村宗教传统宗教西方宗教
- 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估计被引量:10
- 2019年
- 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三轮数据(2012年、2014年、2016年),本文对中国基督徒的规模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区分了“公开的基督徒”和“隐藏的基督徒”,前者是指在问卷调查中承认自己基督徒身份的人,后者是指不愿意承认自己信仰基督教,但通过其宗教实践以及改变对信仰的提问方式这两方面的数据,可推断其基督徒身份的人。通过对三轮数据的分析,本文估计我国大约有2829万名“公开的基督徒”和近1167万名“隐藏的基督徒”,因此可以认为,2016年我国基督徒大约有3997万人。本文还区分了“名义的基督徒”和“虔诚的基督徒”,前者是指三次调查中只要有任意一次愿意承认自己基督徒身份或信基督教的上帝的人,这部分的规模约有3969万人;后者是指相关宗教实践频率为一月两三次及以上的基督徒,这部分大约有2115万人。
- 卢云峰吴越张春泥
- 家庭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下篇):中国经验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因素对家庭行为多样性的影响增强以及家庭行为在社会阶层中的分布向弱势模式变化,家庭结构在中国社会分层的重要性正在上升。文章从社会分层如何影响家庭结构的形成和家庭结构如何影响社会成就两个方面对中国相关经验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中国情境下研究家庭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的思路和方向。
- 张春泥谢宇
- 关键词:家庭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 谁是家里人?--对中国家庭成员界定的调查实验研究
- 2025年
- 中国家庭边界的界定是研究中国家庭的理论问题,也是家庭变迁的现实问题和家庭调查的方法问题。本文关注中国人对家庭成员范围的认知可变性及认定标准。通过调查实验本文发现,人们对家庭边界的认知随语境不同而变化;直系亲属关系对家庭关系的认定比共同居住和经济联系更具优先性;代际同住和隔代抚养对主干家庭的认定有重要影响。本文为经典和当代中国本土家庭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以此探讨问卷调查在测量中国家庭边界上面临的挑战。
- 张春泥孙妍
- 关键词:中国家庭问卷调查
- 农村外来工为何频繁变换工作?——户籍制度下珠三角农村外来工的工作流动研究
- 中国的经济改革带来了社会流动的增加,这不仅体现在城市居民工作流动的增加,也体现为农村外来工在城市不同工作组织间持续变换工作。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外来工的工作变换更为频繁。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农村外来工为何频繁变换工作...
- 张春泥
- 关键词:社会职业户籍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