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物
  • 7篇药物经济学
  • 6篇经济学评价
  • 5篇药物经济学评...
  • 3篇心绞痛
  • 3篇绞痛
  • 2篇队列研究
  • 2篇心病
  • 2篇注射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冠心病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性
  • 1篇药物经济学研...
  • 1篇有效性
  • 1篇增生

机构

  • 8篇中国中药协会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丽珠集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张学斌
  • 2篇王海兵
  • 1篇胡海棠
  • 1篇林谦
  • 1篇陈夏欢
  • 1篇刘小亚
  • 1篇吴波
  • 1篇刘梅林
  • 1篇王欣
  • 1篇吴宗贵
  • 1篇朱文涛
  • 1篇万峰
  • 1篇黄文华
  • 1篇张天豪
  • 1篇甄会
  • 1篇毕慧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经济...
  • 2篇中国药物评价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丹蒌片治疗稳定型冠心病药物经济学研究:一项基于队列研究的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观察评价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经济性,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全国47家临床医院接受治疗的22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中暴露组1493例,非暴露组750例,非暴露组选择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对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和非暴露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经济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稳定性心绞痛48周的治疗成本:暴露组为(4554.84±4585.24)元,非暴露组为(4531.06±5648.93)元,两队列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单位效用成本小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且丹蒌片治疗多获得一个单位的质量调整生命年需比西医常规治疗多花费33165.74元,低于当前全国人均GDP的3倍。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48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小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改善方面,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活动能力、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强治疗满意度、提高疾病认识程度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暴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蒌片治疗的效用权重系数在1年观察期内由0.8094增加至0.8709,增加0.0615,高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的0.0480(观察期内由0.8064增加至0.8544)。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丹蒌片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占优,经济优势相对明显。
张学斌周建国吴宗贵王欣林谦鲁卫星鞠建庆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经济学
冠心静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冠心静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根据冠心静胶囊销售地区和医院分布情况选择国内11家医院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冠心静胶囊组313例、参芍胶囊组107例,治疗4周。以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症候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心电图有效率、Duck评分改善和运动持续时间改善为疗效指标,经济性分析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以药品的价格为变量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减停率、心电图有效率、Duck评分改善和运动持续时间改善两组疗效相当。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冠心静胶囊更具有经济性,敏感性分析结果不改变基础分析结果。结论:冠心静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临床用药安全,其经济性优于参芍胶囊。
王海兵张天豪张学斌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经济学
速效救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基于全社会角度,通过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评价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和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经济学优劣。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设计,前瞻性收集真实临床环境下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全国17个省75家社区医院的509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速效救心丸组3831例,复方丹参滴丸组667例和麝香保心丸组596例)的临床诊疗信息、用药信息、疾病相关信息、生命质量及成本信息,分别以52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心绞痛平均发生次数、心绞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为效果指标,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效用指标,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评价不同干预组患者52周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结果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和麝香保心丸3组患者52周人均成本分别为835.17元、1018.9元和1441.39元,速效救心丸组最低,麝香保心丸组最高。52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组分别为10.68%、8.70%和11.07%,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心绞痛发作平均减少次数、心绞痛VAS评分降低、SAQ积分减少为速效救心丸组效果最好。52周内3组患者人均分别多获得0.0302、0.0229和0.0282个QALYs。无论从效果还是效用来看,速效救心丸经济学优于复方丹参滴丸和麝香保心丸(成本最低,效果和效用最高)。结论速效救心丸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效果肯定,与其他两类同类药物相比,具有一定的经济学优势。
张学斌肖巍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队列研究药物经济学评价速效救心丸
基于真实世界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2023年
目的评价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政府决策提供医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真实世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全国31家医院22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1149例。选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为有效性评价指标。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对暴露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和非暴露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性进行比较。结果暴露组较非暴露组NIHSS评分多降低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较非暴露组m RS评分≥2的比例降低多近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较非暴露组,每降低1个百分点的残障比例,增量成本不足300元。暴露组1年内获得的QALYs为0.1024年,高于非暴露组的0.08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人均每多获得1个QALY的成本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阈值。敏感性分析支持结果的稳健性。结论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残障程度,提高生命质量,药物经济学优势明显。
万峰张学斌吴波成云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性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学价值,为药品支付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根据参芪扶正注射液销售地区和医院分布情况选择国内11家医院5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临床实际治疗方案自然形成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组267例和单独化疗组249例。以生活质量量表(FACT-L)评分、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体力状况(ZPS)评分为效果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效用指标,观察时限为21 d,进行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FACT-L 5个维度评分结果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组患者均能得到有效改善,且成本-效果比低于单独化疗组的患者。KPS评分结果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单独化疗组(1 632.44 vs.11 145.30),且增量成本-效果比仅为448.69。ZPS评分结果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单独化疗组(-17 398.77 vs.384 513.00)。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组患者平均每获得1个QALYs需付出的成本低于单独化疗组(1 313 326元vs.13 374 365元)。结论:与单独化疗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多付出的治疗成本从药物经济学角度上来看是值得的。
刘小亚张学斌黄文华胡海棠朱文涛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基于医保角度,通过成本-效果分析(CEA)和成本-效用分析(CUA),评价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的经济学优劣。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实用性临床试验设计,从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入选来自北京、山东、黑龙江、湖南、内蒙古、山西、湖北、甘肃等19家医院、年龄60岁以上、临床上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防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受试者。共有796例受试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分别服用2周不同剂量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通过收集受试者用药期间血小板聚集率、用药安全性、生命质量以及用药成本信息,比较两组药物干预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结果试验前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受试者中,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基线血小板聚集率(79.68±16.03)%,用药14 d后(16.51±24.16)%,降低(63.17±26.67)%;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基线血小板聚集率(77.05±19.29)%,用药14 d后(16.11±25.15)%,降低(60.94±30.14)%,降低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1 8, P=0.233 2)。试验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受试者中,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基线血小板聚集率(14.73±21.33)%,用药14 d后(10.57±15.57)%,降低(4.17±24.04)%;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基线血小板聚集率(12.22±17.24)%,用药14 d后(9.32±12.79)%,降低(2.90±21.76)%,降低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84 6,P=0.136 4)。无论试验前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两组人群生命质量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试验前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受试者中,用药14 d 50 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药物成本和处理不良反应总费用(6.78±2.56)元,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成本和处理不良反应总费用(7.61±5.60)元。试验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受试者中,用
陈夏欢刘梅林张学斌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经济学评价
活血止痛软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活血止痛软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经济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从医疗保健体系的角度出发,收集成本和健康产出数据,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评价活血止痛软胶囊经济性,以活血止痛软胶囊和活血止痛胶囊物的价格上调和下调10%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观察14 d后,以疼痛消失率、肿胀消失率、功能障碍消失率、痊愈率、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症状消失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疾病痊愈时间为疗效指标,软胶囊队列的临床疗效好于普通胶囊队列。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软胶囊队列的经济性优于普通胶囊队列,敏感性分析结果不影响分析结果。结论:活血止痛软胶囊队列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均优于活血止痛胶囊队列。
王海兵毕慧甄会张学斌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药物经济学评价
不同剂量小金胶囊治疗甲状腺结节与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的小金胶囊(0. 35 g/粒)治疗甲状腺结节与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全国各地三级乙等以上医院15家,从统一约定的同一时点开始,采用小金胶囊(0. 35g/粒)治疗的全部符合入排标准的病例竞争性纳入,计划纳入甲状腺结节病例300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以中医证候改善和结节缩小为主要疗效指标;计划纳入乳腺增生病例500例,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以乳房疼痛疗效、增生体积缩小疗效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共纳入病例851例,其中甲状腺结节353例,乳腺增生4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重要变量性别、年龄和吸烟量等因素分为3个分层,乳腺增生病患者根据重要变量年龄和生育次数因素分为4个分层。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小金胶囊用量为5~6粒/次可取得100%有效率,4粒/次为88%以上有效率;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小金胶囊用量5~6粒/次可取得100%疼痛症状有效率,4粒/次为85%以上有效率。结论:小金胶囊(0. 35 g/粒)不论用于甲状腺结节还是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服用量采用4粒/次可取得较好疗效,且相对较为经济,在该用量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每次服用量可适当增加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肖飞丁全如裴学军方洋张学斌赵刚
关键词:小金胶囊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病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