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LRP3在胎膜早破患者胎膜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ue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receptorprotein-3,NL—RP3)在胎膜早破患者胎膜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胎膜早破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患者60例;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发病孕周28周~36^+6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30例(足月胎膜早破组,发病孕周≥37周)。另选择同期孕妇60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未足月对照组(孕周28~36^+6周)30例和足月对照组(孕周≥37周)30例。利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检测胎膜及胎盘组织中NLRP3的表达水平;利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胎膜及胎盘组织中NLR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LRP3主要定位于胎膜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的细胞质和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质。足月胎膜早破组NLRP3表达显著高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未足月对照组及足月对照组(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组高于未足月对照组(P〈0.05);未足月对照组与足月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提示:足月胎膜早破组高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未足月对照组及足月对照组(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组高于未足月对照组(P〈0.05);未足月对照组与足月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及胎盘组织中NLRtr3的表达升高可能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发展有关;未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胎膜早破的炎症发生机制可能不同。
- 何苗朱锦明李敏李蕾苏玉丽李娟彭风云黄蕾
- 关键词:胎膜早破胎膜胎盘
- 120例足月妊娠不同方法促宫颈成熟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地诺前列酮与缩宫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妊娠足月要求阴道试产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证的孕妇120例,分为地诺前列酮组(68例)和缩宫素组(52例),分别给予阴道使用地诺前列酮栓和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地诺前列酮组临产率(85.29%)高于缩宫素组(57.69%),临产时间〔(10.35±5.51)h〕短于缩宫素组〔(23.65±28.29)h〕,阴道分娩率(75.00%)高于缩宫素组(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产程时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急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治疗时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优于缩宫素。
- 黄蕾朱锦明苏玉丽陈瑜李敏李颖慧彭凤云石祥奎
- 关键词:地诺前列酮子宫颈
- 非高危妊娠二次剖宫产术中出血情况研究
- 2016年
- 目的比较非高危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住院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病例120例,其中前次术后子宫瘢痕60例为研究组,首次剖宫产6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无流产史;排除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妊娠,手术指征为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羊水过少、胎位不正;回顾性分析术中、术后24h出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及缩宫剂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缩宫素与欣母沛使用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24h出血量为(351.67±79.17)ml、(489.25±180.56)ml,多于对照组(316.67±48.42)ml、(404.33±71.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1.56±9.43)g/L,大于对照组(8.35±5.1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高危妊娠二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多于首次剖宫产,缩宫剂使用量大于首次剖宫产。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是亟待研究解决的产科重要课题。
- 黄蕾朱锦明苏玉丽李敏李颖慧李认认彭凤云
- 关键词:二次剖宫产出血量
- 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对产后出血及产妇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预防性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因双胎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10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术,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两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时间,缩宫剂使用量,产褥病发生率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缩剂用量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露持续天数及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宫缩剂的用量,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常规术式进行。
- 苏玉丽朱锦明
- 关键词:双胎妊娠剖宫产术改良B-LYNCH缝合术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