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猛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STBI)采用超低位去大骨瓣术(DC)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和O组,各30例。C组行常规骨瓣减压术,O组接受超低位DC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因子、脑氧代谢情况。结果:术后7d, O组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乳酸(Jlac)、髓鞘碱性蛋白(MBP)、水通道蛋白质4(AQP4)、S-100蛋白水平低于C组(P<0.05),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JSO)高于C组(P<0.05)。结论:超低位DC联合亚低温可有效减轻STBI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水平,并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和减轻脑组织损伤。
- 孙吉林季猛张闻闻卓健伟王凯张靖徐亦农
- 关键词:亚低温重症颅脑损伤
- 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融合组(n=15)和对照组(n=15)。融合组病人接受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治疗,而对照组病人接受传统硬通道盲穿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和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融合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感染、再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表明融合组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技术可以为血肿清除术中硬通道穿刺提供准确的定位,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盲穿治疗。
- 张锋季猛张靖张闻闻孙吉林朱勋王玉海徐亦农
- 关键词:图像融合
- 华法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极高危病例8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华法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极高危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8年3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应用华法林治疗的84例ASCVD相关的极高危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均未发生新的缺血性事件,病情均得到改善和控制;华法林的抗凝作用、以及可能的解除血管痉挛和影响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对脑小血管病是有益的。结论门诊华法林抗凝治疗ASCVD极高危病例是安全有效的。
- 张靖徐亦农季猛孙吉林张闻闻张发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抗凝华法林
- 1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6年
- 成功救治1例颅脑外伤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患者,报告如下.
- 徐亦农张闻闻孙吉林季猛张靖赵彤陈克非王玉海
-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脑外伤后
- 一次性防污染毛刷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一次性防污染毛刷刷检结合细菌定量培养在重型颅脑创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病原学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创伤患者98例。先后予经支气管镜一次性防污染毛刷刷检和一次性吸痰管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定量培养,比较二者分离的致病菌阳性率。结果共采集196份标本,防污染毛刷分离的致病菌102株(57.0%),吸痰管抽痰法77株(43.0%)。致病菌检出阳性率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出的204株阳性菌中污染菌25株,防污染毛刷8株(3.8%),吸痰管抽痰17株(8.3%),防污染毛刷与吸痰管抽痰法比较,防污染性能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取样结合细菌定量培养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高,防污染性能明显优于吸痰管抽痰法,对致病菌的正确判断和敏感抗生素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改善重型颅脑创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
- 曹月琴张闻闻季猛孙吉林徐亦农张靖赵彤张勇孙芳耿秀霞
- 关键词:支气管镜吸痰管重型颅脑创伤肺部感染
- 脑脊液中PCT及IL-6的表达对开颅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对开颅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100×10^(6)/L且葡萄糖(GLU)<2.5 mmol/L将手术患者分成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和无菌性脑膜炎组(9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脊液化脓性、无菌性脑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WBC、GLU、PCT、IL-6在鉴别化脓性和无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脓性和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PCT、IL-6、WBC、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IL-6、WBC、GLU是鉴别化脓性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指标。结论:脑脊液中PCT及IL-6的表达对开颅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有实际临床指导价值。
- 张闻闻秦坤卓健伟王凯孙吉林季猛
- 关键词:无菌性脑膜炎无菌性白细胞介素-6脑脊液化脓性脑膜炎
- 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意识及认知障碍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2—2016年收治的8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促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格拉斯昏迷评分和脑电图检查。结果经过30 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GCS评分(10.85±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64±1.35)分,且脑电图患侧/活动减少,波波幅降低(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疗对脑外伤后的昏迷有促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侧脑血流灌注增加有关。
- 孙吉林徐亦农张闻闻季猛张靖
-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外伤
- 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 2021年
-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危急型病状,在病情初期便可严重危及到患者生命。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通常是以硬通道穿刺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但是在穿刺治疗过程中,对于血肿部位的确定以及穿刺的方向和深度尤为重要,然而传统型的穿刺方式均是通过头部CT来确定,之后便由术者以自身经验进行盲穿,但是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多次为患者进行穿刺,这就容易使患者造成一定损伤。所以现阶段可以充分运用手机软件来确定穿刺位置,比如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的方式,因此本次研究将通过具体数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 季猛徐亦农张闻闻孙吉林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底脑挫裂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总结早期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在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30例,入院后立即实施脑室型ICP监测。根据ICP变化分为两组:A组,19例,ICP<25mmHg,行脑室型探头置入治疗;B组,11例,ICP≥25mmHg,行脑室型探头置入+开颅手术。随访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A组恢复良好18例,轻残1例;B组恢复良好8例,轻残2例,重残1例。结论对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行ICP监测有利于病情评估、脑脊液引流和减轻脑水肿,能根据IPC变化及时行手术干预,预防脑疝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 徐亦农周劲旭张闻闻季猛张靖孙吉林赵彤
- 关键词:脑挫裂伤颅内压监测脑室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