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防
-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警惕嗜铬细胞瘤所致神经系统损害(附20例报告)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误诊的嗜铬细胞瘤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均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常规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行走不稳、乏力、抽搐、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及麻木,反复到神经内科就诊,误诊为脑血管供血不足9例,癫痫5例,脑炎、急性脑梗死各2例,良性颅高压、脑出血各1例。后分别经B超、CT、MRI检查,血儿茶酚胺、24 h尿香草基苦杏仁酸检测及手术病理确诊为良性嗜铬细胞瘤,病灶位于肾上腺19例,膀胱1例。17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3例血压仍偏高,予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血压控制良好。结论临床对常规降压药治疗无效的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且伴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者,应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可能,及时行血儿茶酚胺、24 h尿香草基苦杏仁酸检测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 郝亚南王国防李刚孔岩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误诊脑供血不足癫痫脑炎
- 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伴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118例和伴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患者42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临床分型、受累肌群、肌无力危象、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及完全稳定缓解资料。结果与伴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大,Ⅲ型比例高,术后完全稳定缓解率低(P<0.05),更易发生呼吸肌受累(χ~2=6.364,P=0.011)及肌无力危象(χ~2=5.455,P=0.022)。不同病理分型胸腺瘤伴发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之间呼吸肌受累(χ~2=8.532,P=0.036)和肌无力危象(χ~2=8.956,P=0.030)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B3型最高,A+AB型最低。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重复神经电刺激阳性率高于伴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χ~2<1.357,P>0.05);不同病理分型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χ~2<6.623,P>0.05)。结论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重,易有呼吸肌受累和肌无力危象,伴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更能从手术中获益。重症肌无力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阳性率与胸腺病变类型无明显关联。重症肌无力呼吸肌受累和肌无力危象与胸腺瘤病理分型有关。
- 杨玲王国防丁意平刁珊珊徐耑
- 关键词:胸腺瘤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肌无力危象
- 基于CT血管造影的侧支循环评分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rLMC评分、Miteff评分和Tan评分进行比较,为侧支循环评估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7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LMC评分、Miteff评分和Tan评分评估所有患者侧支循环.比较3种评分的信度及效度。随访患者出院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种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种评分的信度从高到低依次为rLMC评分(Kappa=0.871)、Tan评分(Kappa=0.842)、Miteff评分(Kappa=0.752);复测信度从高到低依次为rLMC评分(Kappa=0.879)、Tan评分(Kappa=0.826),Miteff评分(Kappa=0.775)。效度从高到低依次为rLMC评分(f0.690)、Tan评分(F0.680)、Miteff评分(rs=65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rLMC评分(OR=1.325,95%CI=1.048-1.675,P=-0.019)、Tan评分(OR=2.938,95% CI=1.115-7.744,n=-0.029)和Miteff评分(OR=2.698.95%CI=1.050~6.93l,P=0.039)定义的侧支循环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LMC评分、Tan评分和Miteff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从高到低依次为0.848、0.799、0.759,三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rLMC评分、Tan评分、Miteff评分。结论(1)与Mitefr评分和Tan评分相比,rLMC评分的信度和效度高,真实可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2)3种评分定义的侧支循环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王国防李刚孔岩杨玲郝亚南丁意平刁珊珊徐耑
- 关键词:脑卒中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