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莎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市妇婴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阻塞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不孕
  • 1篇结局分析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介入治疗后
  • 1篇不孕

机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婴医...

作者

  • 1篇何耀娟
  • 1篇禤庆山
  • 1篇张强
  • 1篇陈丽莎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228例输卵管不同部位阻塞性不孕介入治疗后结局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通过分析228例不同部位阻塞性不孕介入治疗结局,得出该病患介入治疗最佳适应征。方法将22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根据HSG影像分为4组:近端阻塞组(A组)65例;中远端阻塞组(B组)61例;输卵管积水组(C组)52例;输卵管和周围组织粘连组(D组)50例。各组均在philipsTD数字减影X光机下行SSG或FTR术,术后综合性抗炎治疗3个月,随诊1年,观察各组间正常妊娠、输卵管妊娠、再阻塞情况。结果A组正常妊娠33例,61.11%;B组妊娠12例,22.22%;C组妊娠5例,8.33%;D组妊娠2例,4.66%。4组妊娠率存在差异,经χ2分割,A组与B组,A组与C+D组及B与C+D组,均存在差异(χ2=53.46,P<0.001)。输卵管妊娠(TP)发生情况,A组5例,9.25%;B组13例,24.31%;C组14例,29.16%;D组9例,20.93%;4组TP发生率间虽无统计学差异(χ2=6.800,P=0.0785),但经χ2分割,A组与B+C+D组有统计学差异(χ2=5.83,P=0.0158)。1年后再阻塞率A组18.75%;B组61.25%;C组71.05%;D组69.84%;4组再阻塞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3,P<0.001),经χ2分割,A组与B+C+D组有统计学差异(χ2=25.98,P<0.001)。结论输卵管功能良好,炎症仅局限于输卵管间质、峡部的阻塞性不孕患者,介入复通后其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率、再阻塞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故此,间质、峡部阻塞性不孕为介入手术最佳适应征。
禤庆山何耀娟陈丽莎张强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