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义林

作品数:37 被引量:27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水利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施工期
  • 8篇滩水电站
  • 8篇节理
  • 8篇白鹤滩水电站
  • 7篇地下洞室
  • 7篇洞室
  • 6篇岩石力学
  • 6篇岩体
  • 6篇柱状节理
  • 6篇微震
  • 6篇微震监测
  • 5篇水电
  • 5篇水电站
  • 5篇排风
  • 4篇三峡工程
  • 4篇施工支洞
  • 4篇风机
  • 4篇边坡
  • 3篇大型水电
  • 3篇大型水电站

机构

  • 22篇中国长江三峡...
  • 10篇中国科学院武...
  • 9篇中国长江三峡...
  • 7篇四川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浙江中科依泰...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37篇樊义林
  • 10篇江权
  • 10篇冯夏庭
  • 9篇李毅
  • 9篇何炜
  • 8篇李邵军
  • 8篇胡连兴
  • 8篇汪海平
  • 8篇孙会想
  • 7篇徐奴文
  • 7篇戴峰
  • 6篇李彪
  • 6篇徐剑
  • 5篇朱祥东
  • 4篇樊启祥
  • 3篇徐鼎平
  • 3篇黄明辉
  • 3篇朱祥东
  • 3篇郭亮
  • 2篇张曙光

传媒

  • 9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中国三峡建设
  • 2篇水力发电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国电力企业...
  • 1篇水电与新能源

年份

  • 3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微震监测的顺层岩质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为评估白鹤滩水电站左岸顺层边坡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构建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微震活动特征,圈定左岸边坡主要的损伤区域;借助RFPA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揭示左岸边坡岩石微破裂萌生、聚集、扩展直至贯通的演化机制,再现典型剖面边坡破坏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微震活动与开挖扰动密切相关,边坡开挖诱发的微震事件主要分布在大坝拱肩槽附近,沿层内错动带LS_(331),LS_(337)及断层F_(17)上盘(610~700 m高程)条带状聚集,形成边坡主要的损伤区;边坡开挖卸荷作用下,LS_(331),LS_(337)及F_(17)等软弱结构面剪应力集中突显,大量破裂单元也沿LS_(331),LS_(337)及F_(17)持续聚集,导致边坡沿软弱结构面的失稳破坏,计算结果与微震活动空间宏观演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边坡后期开挖和支护提供参考,也可供同类顺层岩质边坡稳定研究借鉴。
徐奴文李彪戴峰樊义林徐剑
关键词:边坡工程顺层岩质边坡微震监测开挖稳定性
高地应力下白鹤滩地下洞室群含错动带岩体破坏模式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在建的白鹤滩地下洞室群规模巨大,具有"高边墙、大跨度、高地应力、复杂地质条件"的特点,在高应力开挖卸荷过程中,遭遇到延展性强且力学性质差的多条大型错动带的影响,使得含错动带岩体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问题。结合地质、施工、监测、测试及数值分析等资料,首先从错动带产状、成因和自身特点等方面对错动带的工程特性进行详细论述,然后对因错动带导致工程岩体结构变形失效或破坏的实例进行归纳总结,从结构控制因素上将含错动带岩体的破坏模式划分为塑性挤出型拉伸破坏、结构应力型塌方/掉块和剪切滑移型破坏3种类型;其次,研究分析各类含错动带岩体的破坏特征与机制,包括时空演化过程、形态特征、破坏规模等,初步揭示3种破坏模式对应的力学机制;最后,给出典型的含错动带岩体破坏模式分析预测和支护探讨实例,从而为白鹤滩地下厂房施工过程中含错动带岩体不稳定性问题的预测和调控提供借鉴。上述研究成果对于高应力条件下类似的地下洞室群含错动带岩体的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段淑倩冯夏庭江权刘国锋徐鼎平姚志宾樊义林王鹏飞
关键词:岩石力学地下洞室群高地应力破坏模式
一种原位岩石节理面上盘与下盘的空间相对变形测量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野外原位岩石节理面的上盘和下盘发生空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空间相对变形的测量装置。测量装置由上固定杆、上固定螺栓、上伸缩杆、上固定调节螺栓、上调节杆、上连接座、上锁紧螺栓、下固定杆、下固定螺栓、下伸缩杆、下固...
江权李邵军冯夏庭崔洁樊义林胡连兴黄书岭
文献传递
柱状节理岩体洞室工程围岩松弛深度的原位测试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状节理岩体洞室工程围岩松弛深度的原位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柱状节理岩体内开挖洞室的周围平行和垂直于柱状节理岩体柱体轴线的测试钻孔的设计与布置,测试项目的选择、松弛深度的确定和综合测试方法。洞室开挖后,在监...
李邵军江权冯夏庭樊义林朱祥东胡连兴
文献传递
地下洞室施工期通排风风机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洞室施工期通排风风机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地下洞室施工期通排风风机系统,包括排风机和送风机;所述的送风机包括:分别设置在主厂房、主变室、尾水隧道和尾水调压室内的主厂房送风机、主变室送风机、尾水隧道送风机和...
吴质斌樊义林何炜李毅朱祥东黄明辉汪海平孙会想
文献传递
基于MSFM的复杂速度岩体微震定位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快速精准的微震震源定位方法是微震监测技术更好地发挥岩体稳定性预测预警作用的基础。精确的初至波走时计算是提高微震定位精度的关键。针对实际工程中带有空洞和速度分区的复杂波速岩体,引入速度快、精度高和对复杂模型适应性强的多模板快速行进法multi-stencils fast marching methods(MSFM)用于初至波走时计算。该方法利用坐标旋转的方式生成新的计算模板,使网格对角邻点参与计算,提高了the Fast Marching Method(FMM)在对角方向的计算精度。首先,对比分析了一、二阶FMM和MSFM计算精度和效率,表明二阶MSFM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其次,在分层速度岩体和带空洞岩体中分别采用单一速度模型和二阶MSFM计算初至波走时,通过与解析解对比发现,二阶MSFM较单一速度模型的计算绝对误差平均减小了97.65%和95.18%;然后,建立速度分层且带有隧洞的岩体模型,验证了二阶MSFM算法对复杂速度模型适应性极强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基于MSFM的复杂速度岩体微震定位算法,并将其应用到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微震定位。通过对现场采集的4个爆破事件进行定位试算,得到使定位误差平均值最小(9.6 m)的相对最优层速度组合并用于考虑空洞的速度模型构建,爆破事件走时正演验证了本速度模型的可靠性。对2015年5月的128个微震事件分别采用单一速度模型和提出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通过对比定位效果,发现后者定位的事件较前者在岩体主要损伤区(层内错动带LS331和LS337)附近有更明显呈条带状分布的聚集现象。研究表明MSFM算法作为走时正演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提出的基于MSFM的微震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震源定位精度。
郭亮戴峰徐奴文樊义林李彪
关键词:水利工程走时计算白鹤滩水电站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系统
金和平敖麟周竞亮王国勋何文刘益勇赵建强朱和甘邯黄子安陈闽华候建刚陈榕林志民余智武刘洪泰于文星朱必英梅国学刘晓青徐侠刘华猛严骏龙李方清安学明陈学广余明辉李铭宗平王衍华艾文国
该课题提出了一种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层、管理层至决策层及其对外联系的信息流与业务流映射关系的描述方法,构建了适应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特点的业务与信息管理模型;系统全面覆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有业务环节,首次提出了...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原位动弹性模量的各向异性系数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原位动弹性模量的各向异性系数测量方法,测量方法采用在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的平整面上布置相互平行且孔口呈等边三角形的第一测试孔、第二测试孔和第三测试孔,每个测试孔的轴线倾角则根据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的...
江权李邵军冯夏庭徐鼎平樊义林朱祥东胡连兴
基于异向波速模型的微震定位改进被引量:15
2016年
针对波速分层的区域岩体,在异向波速模型的基础上,对垂向上的应力波按岩体波速值大小作分段区别,推导震源应力波走时关系式,建立分层速度定位目标函数,基于此提出一种由参数准备、层速度反演、微震定位三个模块组成的分层速度定位模型SV,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然后,对分层速度定位模型在已构建微震监测系统的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岩质边坡进行验证.微震事件重定位结果表明,分层速度定位模型定位微震事件的最大、最小和平均偏离层内错动带程度指标较单一速度模型分别降低了57.17%、36.51%和57.35%,证明了定位模型在波速分层的区域岩体微震定位应用中比单一速度定位模型更加合理可靠.
戴峰郭亮徐奴文樊义林徐剑姜鹏
关键词:微震监测遗传算法岩质边坡
基于RFPA^(3D)和微震监测的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受缓倾角软弱面及NW向断层影响,施工、运行期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尤为重要。为研究左岸边坡在开挖卸荷过程中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揭示岩体内部破坏失稳机制,利用RFPA^(3D)(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软件以拱轴线剖面为例建立准三维数值模型,再现坝基边坡岩体裂隙萌生、发育、扩展直至贯通的渐进损伤破坏过程。结合左岸边坡开挖卸荷及应力调整过程中的微震活动演化特征,圈定工程边坡潜在危险区域,探讨可能的失稳破坏模式。分析表明:基于离心加载法计算得到工程边坡开挖后安全系数为1.33;边坡表层区域受缓倾角错动带控制,变形破坏最为明显,以小范围楔形体滑移为主。该研究结果可为白鹤滩水电站坝基边坡后期施工提供依据,对于类似岩质边坡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莹徐奴文李韬戴峰樊义林徐剑李彪
关键词:岩石边坡微震监测白鹤滩水电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