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院前急救
  • 3篇急救
  • 1篇电机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衰
  • 1篇预防性
  • 1篇院前
  • 1篇院外猝死
  • 1篇正压
  • 1篇正压机械通气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损伤
  • 1篇通气
  • 1篇清洁度
  • 1篇种核
  • 1篇重型
  • 1篇重型颅脑
  • 1篇重型颅脑外伤

机构

  • 5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5篇邢书娟
  • 3篇应鸽
  • 3篇黄春燕
  • 1篇鞠建勋
  • 1篇吴志敏
  • 1篇娄金金
  • 1篇赵振华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核磁共振管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管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架,清洗架上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上插接有清洗管,清洗管的顶部套接有棉罩,棉罩的外侧套设有核磁共振管,清洗管的表面设置有毛刷,清洗管的表面开设有漏水孔,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承载座...
吕永利赵振华鞠建勋赵双勇邢书娟
文献传递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中的治疗效果
2016年
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重要指标参数。结果:经过24小时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心率、收缩压以及心肌耗氧量较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降低较显著、治疗效果好,死亡率小,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中抢救的效果显著。
应鸽黄春燕邢书娟
关键词:无创正压机械通气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
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院前是否接受急救进行分组,将接受院前急救的3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另直接送入医院的2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死亡率26.3%,对照组死亡率45.8%,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死亡率比对照组低,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院前急救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邢书娟应鸽黄春燕
关键词:院前急救重型颅脑外伤神经功能损伤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预防性应用
2016年
分析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法,研究组实施胺碘酮预防性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PaO2、PaCO2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6.88%、78.1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心肌梗死复发率分别为3.1%、18.75%,明显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工作中,采用预防性胺碘酮治疗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急诊有效性。
黄春燕邢书娟应鸽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预防性
急诊护士与院外猝死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被引量:2
2012年
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的第一线,作为急诊护士,常常会遇到一些因突发事件,尤其是在一些患者家属目睹亲人死亡后,出现情绪和言语的失控,对医务人员大吵大闹甚至谩骂殴打等事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正常进行。
吴志敏邢书娟娄金金
关键词:急诊护士猝死家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