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珂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1篇滴速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循证护理实践
  • 1篇正确率
  • 1篇输液
  • 1篇输液滴速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情绪
  • 1篇阶段管理
  • 1篇静脉
  • 1篇静脉输液
  • 1篇静脉输液滴速
  • 1篇护理人员
  • 1篇护理实践
  • 1篇护理质量
  • 1篇基层医疗机构
  • 1篇肺癌

机构

  • 3篇常熟市第五人...

作者

  • 3篇何珂
  • 2篇戴美芬
  • 2篇周红
  • 1篇沈旦
  • 1篇孙茂红

传媒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
2024年
观察并探讨肺癌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于2022年02月--2023年02月在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应用PICC导管辅助治疗的肺癌患者94例作为临床对象,按照红蓝双色球法,将之随机纳入常规组(n=47)、循证组(n=47),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循证组予以循证护理配合。观察比较两组PICC相关性感染及其并发症、PICC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满意率。结果 循证组PICC相关性感染及其并发症发生率、PICC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与常规组护理后HAMD与HAMA评分降低,且循证组较常规组更低(P<0.05);循证组患者对临床服务的满意率较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 肺癌患者应用PICC导管辅助治疗过程中的循证护理配合具有确切价值,能够有效预防PICC相关性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导管留置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使其满意度提升,值得推荐。
沈旦何珂刘丹
关键词:肺癌循证护理负性情绪
基层医疗机构3年内护理人员阶段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3年内护理人员培训的方法及效果,通过改变培训模式,以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适应医院发展及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方法对我院2011~2014年新进的36名护理人员采用分层分阶段结合项目培训路径管理模式,将培训融入日常的护理实践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定期跟踪效果评价和反馈,并与运用传统培训模式的2008~2011年新进的31名护理人员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培训后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分阶段结合项目培训路径管理模式可使不同层级不同阶段的护理人员能够获取与其岗位和能力相适应的知识及技能,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适应医院发展需求。
戴美芬何珂周红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输液滴速正确率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静脉输液滴速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和步骤自动自发组成品管圈,发动圈内成员运用PDCA循环,探讨静脉输液中滴速偏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应用前通过现状把握,收集临床静脉输液中滴速的实际情况共1 435例,其中350例滴速不符,护士因素造成的为189例。品管圈应用后收集临床静脉输液中滴速的实际情况共1 611例,其中214例滴速不符,实施后因护士因素造成的为87例。品管圈应用前后滴速不符发生率及护士因素造成滴速不符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效地探索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规避风险,并且提高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戴美芬周红何珂孙茂红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输液滴速护理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