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堃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前标式强化护理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产前标式强化护理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试行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孕产妇158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前标式强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心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标式强化护理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阴道分娩成功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 许夏张堃邵丽
-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分娩方式
- 阴道分娩后B超动态监测宫腔情况并行早期干预治疗对减少产妇宫腔残留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B超动态监测宫腔情况并行早期干预治疗对减少产妇宫腔残留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VIP病区接受阴道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经阴道分娩的70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经阴道分娩的70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产后常规方案干预,观察组应用B超动态监测宫腔情况并行早期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宫腔残留发生情况、宫腔残留严重程度(残留物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娩后1个月内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宫腔残留物发生率(31.43%,22/70)低于对照组(57.14%,40/70),P<0.05;观察组残留物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86%,2/70)与对照组(8.57%,6/7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后应用B超动态监测宫腔情况并行早期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出院时宫腔残留发生率,且可降低宫腔残留严重程度,效果确切。
- 孙丹丹张堃
- 关键词:阴道分娩宫腔残留早期干预
- 破膜后抗生素对孕晚期B组链球菌感染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破膜后抗生素对孕晚期B组链球菌感染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就诊的孕晚期B组链球菌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干预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则不采取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胎膜早破、早产、晚期流产和剖宫产发生率,记录两组产后相关指标情况(产后出血量、恶露时间及产后恶露量、产褥期感染),并统计两组新生儿肺炎、病理性黄疸和产后水平感染、宫内垂直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胎膜早破、早产和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恶露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后恶露量少于对照组,产褥期感染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4%,低于对照组21.66%,差异显著(P<0.05)。结论破膜后抗生素治疗应用于孕晚期B组链球菌感染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对新生儿结局及孕妇分娩结果均有改善作用,可作临床推广应用。
- 孙丹丹杨佳敏张堃
- 关键词:抗生素孕晚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患者的有效处理方法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的有效处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接受相应处理后效果良好,总有效率为97.37%,1例因胎盘植入,止血难度大,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未出现产褥感染,腹部切口均能够如期愈合。术后42d复诊结果显示子宫复旧情况良好,无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发生子宫出血后,以具体出血点位置、患者胎盘前置情况作为根据,应用综合措施进行处理,能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张堃
- 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子宫出血
- 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产后出血患者,应用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88例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后,止血有效率为98.86%,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术前(P<0.05),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将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于产后出血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且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易于推广。
- 张堃
-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
- 原发性输卵管癌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例均有盆腔包块,有阴道排液2例,腹痛1例;术前血清糖链抗原125检查2例超过正常值(分别为91u/mL、103u/mL)。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症状不典型,综合临床表现及B超、糖链抗原125检查结果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 刘自强张堃
- 关键词:输卵管癌原发性糖链抗原125
- 超声监测AOP与HPD对第二产程延长产妇分娩方式的指导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分析超声监测AOP与HPD对第二产程延长产妇分娩方式的指导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分娩且第二产程时长延长的90例产妇,通过超声来对产妇的HPD和AOP进行监测,并观察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分娩时间,预测HPD和AOP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①和自然分娩相比较,剖宫产产妇的AOP下降较为显著,胎方位非枕前位的比例和HPD却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OP>135°的产妇阴道分娩率较之于AOP≤135°的产妇更高,而(HPD≤4 cm)的产妇阴道分娩率较之于HPD>4 cm 的产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产妇AOP>135°的分娩时长比AOP≤135°产妇更短,产妇HPD≤4cm分娩时长比HPD>4cm产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超声可以对第二产程延长产妇进行监测,探查HPD和AOP指标能够对分娩时长以及分娩方式进行评估,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 张堃
- 关键词:超声监测AOPHPD第二产程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