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春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断裂治疗1例
- 2023年
- 电极导线断裂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常与穿刺入路解剖、穿刺部位选择、以及术中不规范的操作密切相关。从病例中汲取经验,反思治疗过程中的细节,遵循最新指南推荐学习提高,是做好临床决策和临床工作的基本保证。
- 吴金春
-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 利用束带固定的心电图机导联结构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束带固定的心电图机导联结构,包括:束带,束带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束带上开有检测孔,检测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束带,检测孔具有与人体胸部左侧相对应的第一检测区域和与人体胸部右侧相对应的第二...
- 吴金春李卫苏晓灵刘彦民张晓菲贾婷婷王颖超乌更苏雅暂生菊张慧
- 文献传递
- 中性粒细胞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2018年第六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World Symposium 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WSPH)将PH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更新为:海平面.
- 冶怡乌仁塔娜吴金春格日力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中性粒细胞血管重塑
- 利用支架固定的心电图机导联结构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支架固定的心电图机导联结构,包括胸导电极和支架,所述胸导电极包括用于与人体胸部直接接触的第一导电部;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胸导电极,并使得所述第一导电部与人体胸部保持接触。本发明避...
- 吴金春苏晓灵李卫刘彦民魏晓娟韩美珍郭岑柴金萍胡爱玲黄园
- 文献传递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蛋白酶-9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及对患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尔硫卓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MMP-9和MPO水平。并于治疗期间,观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6%比82.1%,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观察组:(2.1±1.3)次/周,对照组:(4.2±1.1)次/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观察组:(2.0±0.7)min,对照组:(3.7±1.3)min],MMP-9及MPO水平降低[观察组:(295.2±47.6)μg/L,对照组:(326.8±52.1)μg/L;观察组:(142.4±38.1)u/L,对照组:(161.5±40.8)u/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和16.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尔硫卓治疗UAP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发生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并降低机体MMP-9和MPO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 魏晓娟常荣李卫苏晓灵刘彦民吴金春白玉婷李文强
- 关键词:地尔硫卓基质金属蛋白酶9过氧化物酶丹参多酚酸盐
- 静脉应用胺碘酮导致严重肝功能损害被引量:2
- 2017年
- 胺碘酮是以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主,同时兼具Ⅰ、Ⅱ、Ⅳ类作用的多通道离子阻滞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随着近年来对其研究及认识不断深入,目前临床应用更加广泛。然而,胺碘酮的药理学特征复杂,半衰期长,作用多样,治疗的同时可引起肺纤维化、肝功能损害、光过敏、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心脏以外的不良反应,结合2例近期静脉应用胺碘酮后导致严重肝功能损伤病例作分析探讨,以提高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认识和安全用药警示作用。
- 吴金春常荣李文强李卫苏晓灵
-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
- 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形成风险预测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左心室血栓(LVT)形成通常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多数研究显示积极控制原发心脏疾病和改善异常血液状态,可显著降低LVT形成的风险,并减少LVT相关并发症发生。随着监测方法及临床干预方式的不断进展,AMI后LVT的治疗方法变得更加多样。随着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AMI后LVT的预防和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预后。现结合最新相关研究报道,就AMI后LVT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诊断进展和干预方式等进行文献综述。
- 雷洁淋吴金春魏晓娟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维生素K拮抗剂
- 起搏器术后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 吴金春李文强李卫苏晓灵常荣
- 青海地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房颤中心数据库内1062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01例)和持续性房颤组(66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将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平均收缩压、平均心率、左心房前后径、右心房左右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BNP)、CHA_(2)DS_(2)-VASc评分、心肌病史、慢性心衰病史(心功能Ⅱ~Ⅳ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左心房前后径大、右心房左右径大、CHA_(2)DS_(2)-VASc评分高、合并慢性心衰Ⅱ~Ⅳ级为发生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OR>1),而平均收缩压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低(OR<1)为发生持续性房颤的保护因素。结论:与阵发性房颤患者比较,青海地区持续性房颤患者具有平均收缩压高、左心扩大、右心房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栓塞风险高、心衰程度重等临床特点,需引起临床诊疗重视。
- 吴金春刘彦民张晓菲郭岑柴金萍白玉婷乌更苏雅昝生菊陈金燕胡爱玲魏晓娟李卫苏晓灵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
- 一种活动式心电抢救套装
- 本申请提出一种活动式心电抢救套装,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板,上述底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覆盖患者胸口部位的连接件,上述连接件活动设置有多个导联电极,上述底板下端设置有用于和急救台台面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而且底板侧边沿设置有用...
- 白玉婷史梦真苏晓灵郭文路吴金春刘彦民张静妮宫子轩魏晓娟胡爱玲陈金燕乌更苏雅昝生菊郭岑王颖超刘晓倩刘晓辉曾繁荣罗升郑亚辉李政贤李瑞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