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咏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106H指数:4
- 供职机构:彭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皮下胰岛素泵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60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持续静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情况,尿酮体转阴时间,pH值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C)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PB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尿酮体转阴时间、pH恢复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DA、SOD、GSH-PX和TAC水平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MDA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SOD、GSH-PXTAC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皮下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DKA血糖达标时间短、尿酮体转阴快、pH恢复迅速,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氧化应激状态改善。
- 何咏梅尹邦燕杨中顺王卫
-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8
- 2015年
-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8、IL-10及TNF-α水平,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UCDA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及IL-8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IL-10水平均升高,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UCDA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两组患者UCDA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30例、有效10例和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9例、有效14例和无效9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下调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上调血清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 贺佳玉何咏梅
- 关键词:美沙拉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溃疡性结肠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及降糖等2型糖尿病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1,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及血细胞容积指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及血细胞容积指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弹性指标PEVβ、β、AI及Ep水平变化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弹性指标PEVβ、β、AI及Ep水平,且观察组患者AC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A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h PG及Hb A1c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FPG、2h PG及Hb 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双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够发挥良好的降糖作用,还可有效改善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弹性参数异常升高现象,促进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逐渐恢复。
- 何咏梅杨中顺黄隐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血液流变学血管弹性
-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探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通过比较其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来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及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好坏。结果两组治疗期间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每周检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3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各组自身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2.321,2.366,P=0.018,0.024,0.021)。结论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均良好,但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比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好。因此,对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无效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 何咏梅
- 关键词:胰岛素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初发2型糖尿病
- 醋酸钙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及有效性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醋酸钙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高磷血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醋酸钙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钙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血磷水平、血钙水平、钙磷乘积、血iPTH水平、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磷水平、钙磷乘积、血iPTH水平低于治疗前,血钙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药物响应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能降低患者的钙磷乘积和血iPTH水平,降磷能力较碳酸钙更优。
- 何咏梅杨中顺尹帮燕王建王卫
- 关键词:肾透析高磷血症钙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