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军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阅读障碍儿童双眼视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双眼视功能各参数的差异,为阅读障碍儿童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天津市东丽区2所小学1 984名3~5年级全体学生,根据阅读障碍诊断标准筛选出阅读障碍儿童102例,并选出年龄、性别、年级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10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阅读障碍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的视力分别为(0.58±0.28,0.56±0.2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阅读障碍组及对照组的近隐斜度和AC/A分别为(-3.45±3.27,-1.08±3.59;P〈0.05)和(3.09±0.84,3.81±0.8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近距离三棱镜基底向内(BI)聚散度分别为(12.67±2.01/18.08±5.18/11.17±2.12,17.08±5.66/24.75±4.45/14.33±4.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近距离三棱镜基底向外(BO)聚散度分别为(13.10±2.42/20.5±3.03/7.81±1.93,19.20±4.10/29.20±5.12/12.1±3.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阅读障碍儿童的视力、屈光状态、远距离水平隐斜视度、远距离三棱镜基底向内及向外聚散度可正常。但存在AC/A比率偏低、近距离较大外隐斜、近距离融像性聚散储备不足,这些因素可能是引起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 谭军伟乔丽萍杜明洋何玲王世同
- 关键词:儿童双眼视功能
-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角膜碱烧伤家兔模型外周血、房水中VEGF、IL-2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应用ELASA方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后角膜碱烧伤模型角膜愈合过程中外周血、房水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变化情况。【方法】取体质量2.5 kg,月龄2个月,雌雄不分,健康无任何眼疾的新西兰大白兔60只(60眼),制备角膜缘碱烧伤模型,所有样本均制备右眼。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各30只(60眼)。一组为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射1 ml PBS。一组为移植组,耳缘静脉注射1 ml PBS+BMSCs,定期观察角膜病变。于移植术后第3、21、60天,在兔耳缘静脉处抽取外周血1 ml,提取血清约300μl。前房穿刺抽取无菌房水50μl,将其迅速存放于-80℃冰箱中待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与房水中VEGF、IL-2的浓度变化。【结果】移植组术后第3天,外周血清中VEGF(98.23±1.45)ng/ml、房水中的VEGF(145.12±2.01)ng/m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21±1.23)、(58.23±1.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移植组外周血清(56.12±1.56)ng/ml、房水(98.23±1.26)ng/ml中的VEGF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98.56±1.12)、(136.21±1.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0天,移植组外周血VEGF(50.36±1.25)ng/ml、房水(56.12±1.98)ng/ml中VEGF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35.01±1.24)、(169.01±1.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第3、21、60天,移植组IL-2在外周血[(96.45±1.25)、(93.12±1.05)、(91.23±0.97)]ng/ml及房水[(39.56±4.21)、(21.89±5.32)、(21.98±4.85)]ng/ml中的浓度低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角膜碱烧伤模型移植BMSCs可以减少创伤修复晚期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浓度。
- 乔丽萍侯世科孙慧敏赵少贞谭军伟
- 关键词:角膜碱烧伤白介素-2
- 天津东丽区2301名大样本阅读障碍问卷调查及阅读障碍儿童双眼调节及集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 目的:了解天津市学龄期儿童阅读障碍发病率、分布特征,探索家庭环境和学习习惯与阅读障碍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阅读障碍儿童双眼调节、集合功能的特点及与正常儿童之间差异性比较,为阅读障碍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
- 乔丽萍杨柳谭军伟杜明洋
- 关键词:阅读障碍儿童大样本
- 文献传递
- 3D立体视觉训练对学龄轻度近视儿童视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3D立体视觉训练治疗后,观察其对学龄轻度近视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儿童眼科门诊中选择87例(174眼)确诊为轻度近视的患者,年龄6~12岁,近视屈光度≤﹣3.0D。进行3D立体视觉训练治疗后,按不同性别、年龄、屈光度对87例(174眼)轻度近视儿童分别进行分组(男;女)、(6~;8~;10~12)、(0~﹣1.5D;~﹣3.0D),对治疗前后视力提高情况进行分析。视力提高情况分为有效(视力提高两行及以上)和无效(视力提高两行以下)。【结果】3D立体视觉训练治疗后视力提高有效(视力提高两行及以上)146眼,总有效率83.9%;两组屈光度(0~﹣1.5D;~﹣3.0D)儿童治疗前后视力提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视力提高情况和女生视力提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6~)、(8~)和(10~12)的视力提高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D立体视觉训练明显提高学龄轻度近视儿童的视力。年龄越小、近视屈光度越小的儿童接受训练视力提高效果越好。
- 谭军伟乔丽萍杜明洋
- 关键词:近视儿童视力
- 天津东丽区2301名大样本阅读障碍问卷调查及阅读障碍儿童双眼调节及集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 乔丽萍杨柳谭军伟杜明洋
- 天津市东丽区1459例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调查天津市东丽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4所幼儿园1 459名3~5岁学龄前儿童,使用Sure 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检查屈光状态。根据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屈光状态分类,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 459名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发生率为21.59%,主要的屈光不正类型是轻度远视(82.56%)。3个年龄组儿童轻度远视和单纯性散光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5;χ2=19.06,P<0.05)。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包括早产、低体重、屈光不正家族史、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偏食、参加户外活动时间短(P<0.05)。结论天津市东丽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为轻度远视和散光。早产、低体重、屈光不正家族史、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偏食、参加户外活动时间短是儿童屈光不正的独立危险因素。学龄前期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定期做好视力及屈光筛查工作,预防和治疗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生。
- 谭军伟乔丽萍何玲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屈光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