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温输液对兔烧伤休克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7年
- 严重烧伤后休克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休克期常并发的低体温能增加患者的血液黏度,对组织灌流不利,加重缺血性损伤及休克。快速有效地复温是烧伤休克复苏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我们通过加温输液的方法对烧伤休克兔进行复苏,观察其血液流变学情况,以期为临床不断完善烧伤休克期复苏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 谭清彦杨传山冯玉芳王爱张红英王德昌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指标加温输液休克期病理生理变化休克复苏缺血性损伤
- 解剖学观察血管灌注后头颅模型眉下区上睑支的来源及走行区域被引量:1
- 2018年
- 背景:上睑皮瓣转移相关血管如颞浅动脉、滑车上动脉、眶上动脉主干均有详细报道,上睑支血管解剖对眉下区手术日益重要,但目前缺乏对上睑支动脉的解剖分析。目的:解剖测量位于眉下区的上睑支动脉血管位置,为邻近皮瓣转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侧成人头颅模型标本,以内眦连线为X轴,面中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注射器将红色乳胶溶液经颈总动脉灌注头颅模型,定点(A-E)测量眉下区上睑支动脉的位置。结果与结论:(1)眉下区上睑支动脉主要是滑车上动脉或眶上动脉的分支,与X轴大致平行;(2)来源于滑车上动脉的上睑支起始处位于内眦投影处,血管全长约为24.50 mm,发出点管径为0.51 mm,向外眦延伸并且血管管径逐渐缩小;(3)来源于眶上动脉的上睑支起始于瞳孔和内眦交点1/2投影处,血管全长为23-24.6 mm,发出点管径0.55±0.05 mm;(4)由解剖经血管灌注后的头颅模型得出眉下区上睑支的来源及走行区域,为上睑皮肤的皮瓣转移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依据。
- 李旭风刘媛媛任珊珊王爱卢小生
- 关键词:尸体外科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