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少霞
-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方肌阻滞与腹横筋膜阻滞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比较
- 2021年
- 分析不同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手指的剖宫产患者,对比腰方肌阻滞、腹横筋膜阻滞两种镇痛方式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接受腰方肌阻滞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后疼痛,且不良反应率较少。
- 齐少霞杨栋宝兰基山
- 关键词:术后疼痛剖宫产
- 超声引导交感神经阻滞联合中医药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交感神经阻滞联合中医药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来诊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交感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盲探下交感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中医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试验期间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心绞痛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粘度高切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c Tn I、LDH、CK-MB等心肌酶谱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中医药可有效治疗难治性心绞痛,其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王建华张建滨张娟娟井郁陌孙国明齐少霞刘亚君
- 关键词:超声引导交感神经阻滞中医药难治性心绞痛疗效
- 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人脐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比较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人脐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以1.0×10^6个/ml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2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随机分为7组(n=15):正常对照组(C组)、1.0ng/ml芬太尼组(F.组)、5.0ng/ml芬太尼组(F5组)、0.1ng/ml舒芬太尼组(s,组)、0.5ng/ml舒芬太尼组(S5组)、1.0ng/ml瑞芬太尼组(R,组)、5.0ng/ml瑞芬太尼组(R5组)。7组先用含有50ng/ml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ng/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相应浓度的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无血清培养基孵育10d,然后加入50ng/ml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继续孵育4d。每组取3孔,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每组取6孔,测定培养液IL-12浓度和CD80/CD86表达。每组取6孔,测定树突状细胞活力。结果与C组比较,R组、S1组、S5组、R1组和R5组培养液IL-12浓度和细胞活力降低,CD80/CD86表达下调(P〈0.05),F1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I组比较,S1组和R1组培养液IL-12浓度和细胞活力降低,CD80/CD86表达下调(P〈0.05);与R组比较,S5组培养液IL-12浓度降低(P〈0.05),细胞活力和CD80/CD8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5组培养液IL-12浓度和细胞活力降低,CD80/CD86表达下调(P〈0.05);与S5组比较,R5组培养液IL-12浓度和细胞活力降低(P〈0.05),CD80/CD8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5组比较,R5组培养液IL-12浓度和细胞活力降低,CD80/CD86表达下调(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人脐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强于舒芬太尼,舒芬太尼对其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
- 邢玉英齐少霞赵雪莲付建峰
- 关键词:芬太尼舒芬太尼哌啶类免疫细胞树突细胞
- 布托啡诺调节JAG1/Notch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布托啡诺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影响;根据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布托啡诺组、布托啡诺+pcDNA3.1组、布托啡诺+pcDNA3.1-JAG1组;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RT-qPCR检测JAG1、Notch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G1、Notch1、Ki67、MMP2、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选取10μmol/L布托啡诺处理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布托啡诺组MDA-MB-231细胞EDU阳性细胞率、迁移数量、侵袭数量、克隆集落数、JAG1、Notch1mRNA水平、JAG1、Notch1、Ki67、MMP2蛋白水平显著性降低,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与布托啡诺+pcDNA3.1组相比,布托啡诺+pcDNA3.1-JAG1组MDA-MB-231细胞EDU阳性细胞率、迁移数量、侵袭数量、克隆集落数、JAG1、Notch1mRNA水平、JAG1、Notch1、Ki67、MMP2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布托啡诺可能通过抑制JAG1/Notch信号通路抑制MDA-MB-23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 周翼王晓东齐少霞孙建娜
- 关键词:布托啡诺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 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肌氧耗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氧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诊断明确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盲探下交感神经阻滞,研究组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分别于盲探或超声引导下于治疗位点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15 ml。评价治疗效果、记录试验期间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计算心肌氧耗指数(SBP×HP),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心绞痛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心肌耗氧指数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绞痛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交感神经阻滞麻醉治疗难治性心绞痛效果满意,患者疼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24 h心肌耗氧指数及血流动力学均有所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王建华张建滨张娟娟井郁陌孙国明齐少霞刘亚君
- 关键词:超声引导交感神经阻滞心绞痛
- 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人脐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等效价镇痛和抑制切皮反应浓度/[1/]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脐血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健康孕妇正常胎儿脐带血70ml左右,肝素抗凝。在超净工作...
- 齐少霞
- 关键词:哌啶类免疫脐血单个核细胞树突状细胞
- 文献传递
- 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PRP治疗Hepple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PRP关节腔注射治疗HeppleⅤ期距骨内穹隆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内踝截骨、病灶清理、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PRP关节腔注射治疗HeppleⅤ期距骨内穹隆骨软骨损伤23例。术中经内踝截骨,显露距骨内穹隆,清理坏死软骨,去除病灶及软骨下骨囊肿,自同侧髂骨取带骨膜骨栓,采取打压固定技术将骨栓植入距骨受区,固定内踝截骨块。[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12~36个月,平均(19.57±6.45)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增加(P<0.05),踝关节活动度(ROM)显著增加(P<0.05),并且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于Hepple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经内踝截骨、病灶清理、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PRP注射可修复软骨缺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刘林杨宗宇刘核达黄飞崔亮左俊水袁令晨李森田齐少霞
- 关键词:内踝截骨富血小板血浆
- 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对心绞痛患者麻醉效果、心肌酶谱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对心绞痛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及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心绞痛患者,其中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盲探下交感神经阻滞,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分别于盲探或超声引导下于治疗位点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15 ml。评价2组患者麻醉效果;记录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并检测治疗前后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结果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维持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粘度高切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c Tn I、LDH、CK-MB等心肌酶谱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交感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其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王建华张建滨张娟娟井郁陌孙国明齐少霞刘亚君
- 关键词:超声引导交感神经阻滞心绞痛麻醉效果
-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肝癌根治手术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肝癌根治术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肝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3组患者均采用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其中A组患者使用瑞马唑仑的剂量为0.1 mg·kg^(-1),B组患者为0.15 mg·kg^(-1),C组患者为0.2 mg·kg^(-1)。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及镇静效果、诱导开始时(T_(0))、BIS值≤60时(T_(1))及气管插管后(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术后1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B组和C组[(73.45±15.06)s vs(61.28±10.46)s vs(50.43±6.3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34,P<0.001);镇静有效率:A组0.05)。T_(1)、T_(2)时,A组患者的SpO_(2)值最低,C组患者为最高(F=7.059,P<0.05)。术后1~24 h,3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逐渐上升,且不同时间点A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为最高,而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7.006、48.542、2.718,P<0.05)。A组总不良反应率3.33%,B组总不良反应率6.67%,C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08,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肝癌根治手术的麻醉诱导时,随着剂量的增加,起效时间越短,且镇静效果越好;但不同剂量的瑞马唑仑对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不良反应差异较小,其中0.15 mg·kg^(-1)为最佳剂量。
- 周翼王晓东靳涛王建华兰基山齐少霞
- 关键词:舒芬太尼肝癌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
- 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的MHCC97H细胞黏附、迁移、侵袭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究丙泊酚与脂多糖(LPS)刺激下MHCC97H细胞功能、炎症水平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关联。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体外培养人MHCC97H细胞系,分为对照组(等量的溶剂),LPS组(1 mg/L LPS),实验组(LPS+6.25组、LPS+12.5组、LPS+25组,LPS组基础上分别加入6.25、12.5和25μmol/L丙泊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筛选出丙泊酚的最适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25组和LPS+25+抑制剂组(LPS+25组基础上联合10μmol/L BAY 11-7082),干预24 h。细胞黏附实验测定黏附细胞数;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上皮间质转化(EMT)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根据细胞活力和炎症因子IL-6表达选择LPS+25组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黏附数、迁移数、侵袭数、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N)、IκB激酶α(IKKα)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分别为(152.00±9.01)个、(84.01±10.44)个、(65.67±3.06)个、0.46±0.02、0.47±0.03、0.99±0.02、1.03±0.02、0.95±0.05上调,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0.42±0.02下调(P<0.05);与LPS组相比,LPS+25组显著扭转了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与LPS+25组相比,LPS+25+抑制剂组加入NF-κB通路抑制剂后,上述指标变化扭转得更为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对LPS刺激下MHCC97H细胞炎症因子表达、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及EMT进程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NF-κB通路活性受到抑制有关。
- 齐少霞杨栋宝靳涛王建华兰基山
- 关键词:二异丙酚MHCC97H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