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建构视角下高校历史建筑改造设计初探被引量:1
- 2017年
- 引入"建构"的视角对高校历史建筑改造进行研究,探讨改造中高校建筑建构价值的保留和校园文脉的延续。并结合国内高校建筑改造优秀案例,阐释了建构视角下高校历史建筑改造设计中的建构策略。
- 孙明龚联杨叶
- 关键词:校园文脉
- 普通高中发展规划及建筑空间模式探索——基于“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被引量:5
- 2016年
-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对未来高考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起到关键作用,并使诸多专业人士认为"走班制"或将成为未来教育新潮流。教育体制的改革必然影响到学校规划及建筑空间模式的变化。本文以"走班制"独特的教学特点为依据,结合国内外相关建筑设计经验,以及国内学校"走班"教学经验,探索"走班制"教学对学校规划及建筑功能组织模式的影响。
- 孙明张琨赵大颖
- 利用中小学运动场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探索被引量:3
- 2016年
- 为缓解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和停车难等城市问题,同时不影响城市形象,停车用地向地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中小学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对中小学运动场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建筑设计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参考。
- 孙明徐同立
- 关键词:汽车保有量地下空间地下停车库
- 中学化学实验室空间环境安全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是其设计要点。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安全问题,并将中学化学实验根据不安全因素分类,总结各分类的规范要求及技术措施。根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空间布局、消防疏散、安全标志标识及安全技术措施等安全设计要点。最后预测了适应课程改革的安全设计对中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影响。
- 孙明蔡新萍赵芳芳
- 关键词:新课改安全设计
- 基于新型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养老中心建筑探究——以北京万科嘉园(长阳半岛)社区养老中心为例被引量:8
- 2016年
- 在养老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政府提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公建民营的ppp模式激发了新型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出现与发展,它包含了传统社区养老和部分机构养老功能,同时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本文以新建成的北京万科嘉园(长阳半岛)社区养老中心为例,探究其作为新型养老模式下的建筑设计。
- 孙明漆悦之阎露露
- 关键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万科
- 历史街区低、多层高密度住宅指标分析与布局形式研究——基于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思考被引量:2
- 2019年
- 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后文称《标准》)于2018年试行,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后文称《规范》)相比,《标准》第四章新增对低、多层高密度住宅的相关指标要求,这对于居住区规划设计,尤其是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文章针对性分析了相关指标的变化,研究其对于街区肌理、居住环境等范畴的影响,探寻《标准》实施后低、多层高密度住宅布局形态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得出相关结论。
- 郭亚琪孙明
- 关键词:建筑密度
- 城市历史街区居民自发性建造的思考——以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当代城市化的进程脱离了地理空间的影响,忽略了人类本身的社会活动对建筑地域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历史街区居民自发性建造的现象及理论基础,讨论居民自发性建造在保持建筑地域性中的作用,旨在为城市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活动提出有益探讨。
- 孙明张为杰郑耀华
- 关键词:历史街区地域性
- 城镇化发展下中小型古城保护规划策略研究——以惠民县古城区规划保护为例
- 2019年
- 城镇化发展下对中小型古城的整体风貌及空间格局带来了很多不可逆的消极影响,文章尝试以惠民古城为例,通过对古城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尊重现存的文物古迹和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古城保护规划设计策略及实施路径。对其他北方中小型历史古城的保护规划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孙明左逢源
- 关键词:城镇化古城保护
- 对天津砖雕墀头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被引量:4
- 2019年
- 针对天津民居墀头砖雕,对石家大院所进行实地调研,文章陈述其装饰特色,分析其高浮雕、透雕以及贴砖法的立体化表现,归纳了石家大院墀头砖雕的纹饰种类。之后根据装饰特色,归纳石家大院墀头图案的特点,总结装饰重点及美学特征。
- 张文东刘斯思孙明
- 北京市公交首末站站务用房建筑面积指标探索——基于《北京市公共汽电车(首末站)建设标准》的编制被引量:1
- 2016年
- 公交首末站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站务用房的建设规模一直以标准车数来衡量,这与通常情况下,建筑规模以人均建筑面积为衡量标准的惯例相冲突。为更加明确站务用房功能空间构成和建设规模,通过探讨标准车数与在册职工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以在册职工标准值作基础,得到公交首末站建筑各功能用房的人均系数指标,最终为站务用房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 孙明赵大颖张琨
- 关键词:交通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