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群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平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压
  • 1篇药剂师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处方
  • 1篇药学
  • 1篇药学信息
  • 1篇药源性
  • 1篇药源性疾病
  • 1篇用药
  • 1篇用药问题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疾病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支原体肺炎患...

机构

  • 4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4篇李小群
  • 3篇钟明
  • 2篇郭惠娟
  • 2篇陈瑜
  • 1篇司徒超
  • 1篇洪先欧
  • 1篇江美芳
  • 1篇王丰
  • 1篇吴立明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试论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16年
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十分普遍,约占用药者的12%-32%,不合理用药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直接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影响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5 000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其中约20万人死于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刻不容缓。
李小群钟明陈瑜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用药问题药物处方儿科患者药学信息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氨溴索、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口服,每日1次,连用3 d,停药4 d,再用3 d;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20~30 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使乳糖酸红霉素浓度控制在1%~50%,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患儿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介素(IL)6、IL-1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AST、LDH、CK、CK-MB、IL-6、IL-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AST、LDH、CK、CK-MB、IL-6、IL-18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郭惠娟江美芳洪先欧钟明李小群王丰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心肌酶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0%(5/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平均1、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89±1.25)分、(8.45±1.6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1.12)、(7.56±1.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降血压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安全性较高。
陈瑜肖劲花李小群钟明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硫酸镁硝苯地平安全性
口服益生菌对早产儿消化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口服益生菌对早产儿消化道及免疫功能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从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人工喂养,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消化道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1)经比较,观察组呕吐、腹胀和胃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19.15%、10.64%和8.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81%、59.79%和23.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CD4^+、CD8^+和CD4^+/CD8^+均明显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口服益生菌可以明显减少消化道的不良症状和应急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
李小群司徒超吴立明郭惠娟
关键词:早产儿消化道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