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驰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靶向治疗继发性耐药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酪氨酸激酶受体(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的特点,以及伊马替尼的继发耐药机制。方法对98例GIST患者肿瘤组织进行DNA抽提、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检测KIT基因外显子9、11、13、17和PDGFRA基因12、18外显子突变;并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65例患者进行2次检测。结果 98例患者中,KIT突变79例(80.6%),其中外显子11突变61例(62.2%),外显子9突变18例(18.4%);PDGFRA突变3例(3.1%)。不同性别、年龄以及晚期GIST患者和潜在恶性的GIST患者间突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部位GIST的KIT外显子11突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继发耐药病例中,4例患者发生二次突变,表现为KIT基因第17外显子密码子第2467位点的T为G所替换(T2467G),导致823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由酪氨酸转变为天冬氨酸。结论 KIT基因突变在GIST患者中常见,不同部位间KIT外显子11突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马替尼继发耐药可能与KIT基因第17外显子密码子第2467位点T为G所替换(T2467G)相关。
- 史炼钢马驰王东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基因突变耐药性
- 结肠穿孔致急性腹膜炎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急性结肠穿孔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对机体恢复和营养状态的效果,探讨急性结肠穿孔术后合适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60例急诊手术的急性结肠穿孔病人,根据所给予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病人分为EN+PN组和TPN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EN+PN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PN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穿孔术后EEN支持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加速病人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 马驰史炼钢曲杨于镜泊王东贾友鹏
- 关键词:结肠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