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双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针刺
  • 4篇亢进
  • 4篇甲状腺
  • 3篇针刺治疗
  • 3篇疗效
  • 3篇经络
  • 3篇亢进症
  • 3篇甲状腺功能
  • 3篇甲状腺功能亢...
  • 3篇功能亢进
  • 3篇耳穴
  • 2篇穴贴
  • 2篇原发型
  • 2篇针药
  • 2篇针药并用
  • 2篇中风
  • 2篇贴压
  • 2篇癫痫
  • 2篇癫痫发作
  • 2篇围刺

机构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谭双
  • 4篇何玉伟
  • 4篇周炜
  • 4篇曹丽娟
  • 4篇李源
  • 3篇胡海
  • 3篇刘倩
  • 1篇谷深
  • 1篇张蓓
  • 1篇张树源
  • 1篇孟笑男
  • 1篇符晓敏
  • 1篇李志亮
  • 1篇李然
  • 1篇李萌
  • 1篇刘宇
  • 1篇吕晖
  • 1篇刘海璇
  • 1篇骆路
  • 1篇刘珊珊

传媒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络诊察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比较经络诊察取穴法与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5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5例)。观察组根据手察经络法及八十道经络能量测定仪检测结果综合辨经选穴,按照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实证选择加络穴、背俞穴,虚证选择加原穴、募穴、足经的合穴,奇经八脉穴根据穴性原则加减。对照组主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并根据辨证配穴。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周二、周四各1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病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PRO)量表评分及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病PRO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P<0.001);随访时,观察组胃肠病PRO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络诊察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较常规取穴法更佳,对胃黏膜病理改善作用更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
周炜李玉潇张艺璇薛茸丹刘宇曹丽娟谭双李源何玉伟胡海宋鹏冉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刺远期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不同时间间隔针刺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间隔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原发性甲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7例。3组均采用针刺配合口服甲硫咪唑片治疗。A组每周针刺治疗1次,B组每周治疗2次,C组每周治疗3次。治疗24周后,观察3组治疗前后各项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静息状态下心率及各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静息状态下心率及各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4.3%和85.7%,B组分别为82.4%和100.0%,C组分别为85.3%和100.0%。B组和C组治疗后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静息状态下心率、各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愈显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甲亢的有效方法,每周针刺治疗2次与3次的疗效相当,均优于每周治疗1次。
谭双符晓敏
关键词:针刺疗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针药并用
伴癫痫发作的儿童甲亢误诊分析1例
2021年
儿童甲亢最常见的原因是Graves病,是自身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生长和甲状腺激素过度生成,临床表现包括弥漫性甲状腺肿及甲亢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儿童甲亢往往影响生长发育,临床不常见,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有限。据报道[1],甲亢在儿童中发病率约为0.02%(1/5000),儿童甲亢占甲亢患者总数的1%~5%,其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2],临床症状不典型,复杂多样,易误诊[3,4]。本文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1例儿童甲亢误诊病例,旨在为儿童甲亢诊断提供借鉴依据。
陈陇谭双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甲状腺肿
颤针围刺法联合耳穴贴压及甲巯咪唑片治疗原发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颤针围刺法联合耳穴贴压及甲巯咪唑片治疗原发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原发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给予颤针围刺法联合耳穴贴压及甲巯咪唑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联合耳穴贴压及甲巯咪唑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各项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颤针围刺法联合耳穴贴压及甲巯咪唑片治疗原发型甲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中医临床症状。颤针围刺法联合耳穴贴压及甲巯咪唑片是一种治疗原发型甲亢更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谭双
关键词:围刺耳穴贴压甲巯咪唑片针药并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中风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确定异常经络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教科书辨证取穴法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疗效的差异,并分析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有无优势。方法用随机法将138例中风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0次后观察疗效,并比较3个月后疗效。指标采用中风后特定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经络分布状态及证型与经络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SS-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中风后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中风患者的经络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足厥阴、手足少阳的经脉异常为主;手足太阳、足少阴、任督脉经络病变较少。各个证型与一定的经络具有相关性。结论中风患者经络分布具有特异性,不同证型与相应经络具有相关性。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可以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李萌李然孟笑男何玉伟谷深张树源刘珊珊
关键词:中风经络辨证针刺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新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对抗雌激素为主,但效果不太理想且副作用大。针灸疗法依据辨证施治治疗本病,方法多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发挥了针灸的巨大优势。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进展概述如下:
吕晖谭双
关键词:乳腺增生针灸中药
颤针围刺法为主治疗原发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颤针围刺法为主治疗原发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颤针围刺法配合常规针刺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复发率及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复发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自治疗后至复发的时间及复发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28.0%,对照组为5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为(16.50±3.20)分,对照组为(26.20±4.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患者复发时各项实验室指标(FT3、FT4、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患者从治疗后至复发时间为(19.55±7.53)个月,对照组为(13.42±8.3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为(1.55±0.55)个月,对照组为(1.95±0.7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颤针围刺法配合常规针刺及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原发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能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
谭双
关键词:围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耳穴贴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
宣肺清解汤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评价宣肺清解汤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门诊招募的66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仅进行健康宣教,在观察周期结束后进行CT随访复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宣肺清解汤治疗,每次口服200 ml,每日2次,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节最大直径、结节危险程度分级、中医体质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结节最大直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结节最大直径减小(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结节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危患者比例增加,两组结节危险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体质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3.6±1.4)分比(4.4±1.5)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结节缩小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0.00%(6/30)比3.20%(1/31)、66.67%(20/30)比35.48%(11/31)](χ^(2)=6.667,P=0.010;χ^(2)=5.931,P=0.015)。结论宣肺清解汤能够改善肺结节患者的体质症状,缩小部分患者肺结节直径,且临床疗效显著。
曹丽娟周炜胡海谭双刘倩何玉伟李源宋鹏冉陈璐谢畅
关键词:肺结节临床疗效
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比较套针循经针刺法与常规毫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针刺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每周治疗5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套针循经针刺,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肢疼痛程度、上肢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V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上肢VAS评分、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7%(26/39)、随访时总有效率为74.4%(29/39),对照组分别为20.5%(8/39)、28.2%(11/39),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
曹丽娟谭琰周炜李源胡海刘倩何玉伟谭双陈紫微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循经针刺
王居易调整经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介绍了王老调整经络法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经验,指出面瘫的选经取穴是以详细、全面的经络诊察为基础的,经络诊察在手足十二经的基础上,要注意对颜面局部及其周围经络的诊察,并注意在病变的不同阶段经络存在相应的变动,医者需明...
李志亮谭双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疗效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