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青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0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40~65岁,BMI 18~25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每组20例。S1、S2、S3组行双侧ESPB,每侧分别注射0.25%、0.375%、0.5%罗哌卡因,随后行全身麻醉;C组行单纯全身麻醉。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术后2、8、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追加情况。记录术后2、8、12、24 h血清IL-6和IL-10浓度;记录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S1组比较,S2组、S3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S2组比较,S3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三组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S1组、S2组、S3组术后2、8、12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S1组比较,S2组、S3组术后8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S1组、S2组、S3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S1组比较,S2组、S3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S2、S3组术后追加舒芬太尼例数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术后8、12 h S1组、S2组、S3组IL-6浓度明显降低,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四组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3组术后有1例(5%)出现肌肉震颤的局麻药中毒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0.375%罗哌卡因ESPB可减少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
- 胡海青鲍红光单涛朱美华牛聪杜佳月徐漫吴丹陈志勇
- 关键词:罗哌卡因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炎性因子
- 颊针疗法用于围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颊针是一种新型微针疗法,临床镇痛效果显著。围术期多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联合运用颊针疗法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颊针应用于围术期镇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颊针疗法的起源、理论体系、镇痛机制及临床研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颊针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 周弋晖牛聪胡海青朱美华
- 关键词:围术期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用神经阻滞完成手术一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男,47岁,173cm,75kg,因“跌仆致右小腿肿胀,活动受限1d”入院。入院诊断“右胫腓骨骨折”,查体见患者意识清楚,言语略缓,舌肌震颤,四肢肌肉萎缩,右小腿下段肿胀明显,双下肢有色素沉着,右下肢外旋畸形,压痛明显,可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四肢肌力均4级,肌张力正常,右足背动脉可触及。感觉系统查体无异常。
- 张晨叶韩流张家敏胡海青
-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阻滞胫腓骨骨折手术四肢肌肉萎缩小腿肿胀
- 意识指数监测在无痛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观察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监测在无痛肠镜检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行无痛肠镜的男性患者200例,年龄18-65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IoC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从4.0μg/ml起始,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泵注。IoC组IoC指数保持在50±3,根据IoC值调整丙泊酚靶浓度;C组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及体动反应调整麻醉深度。记录给药前即刻(T1)、睫毛反射消失(T2)、过脾曲(T3)、过肝曲(T4)和苏醒时(T5)的MAP、HR、SpO2及镜检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正常行走时间,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IoC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镜检时间、正常行走时间和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oC监测用于无痛肠镜检查术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恢复时间。
- 张家敏胡海青房晓云
- 关键词:丙泊酚肠镜检查
- 监测意识指数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
- :观察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00例自愿行无痛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年龄18~6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IoC组)和对照组(C组)...
- 张家敏胡海青郑俊飞周慧蓉
-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患者舒适度
- 颊针疗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4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颊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颊针组麻醉诱导前给予颊针疗法1次,术后每日上午9点行颊针疗法1次,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3 d;对照组不行颊针治疗。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术后1、4、24、48 h VAS疼痛评分。分别于入室时及术后1、2、3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颊针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1、4、24、48 h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3 d CRP、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喉痉挛及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运用颊针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 周弋晖朱美华胡海青牛聪杨小亮张家敏陈志勇
-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镇痛炎性因子
- 罗哌卡因不同注射速度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
- 2022年
- 目的:比较不同注射速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慢速组(注速为20 ml/min)、常速组(注速为30 ml/min)、快速组(注速为40 ml/min),每组20例。3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每侧均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而后行全身麻醉,麻醉维持采用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术毕行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观察不同注射速度时竖脊肌平面阻滞的超声图像;记录竖脊肌平面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记录术后4、8、12和24 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结果:与慢速组比较,常速组和快速组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 P均<0.05);与常速组比较,快速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 P<0.05);与慢速组比较,常速组和快速组术后4、8 h的静息和咳嗽VAS评分均明显降低( P均<0.05);与常速组比较,快速组术后4、8 h的静息和咳嗽VAS评分明显降低( P均<0.05);与慢速组比较,常速、快速组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迟,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 P均<0.05),与慢速、常速组比较,快速组镇痛补救次数减少( P均<0.05)。3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采用40 ml/min快速注射罗哌卡因可缩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竖脊肌平面阻滞起效时间,优化术后镇痛效果。
- 胡海青胡海青鲍红光单涛朱美华牛聪牛聪吴丹朱姝
- 关键词:罗哌卡因神经传导阻滞竖脊肌注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