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 作品数:74 被引量:5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自然更新限制研究
- 黄土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与生态系统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区域。植被恢复是该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安全的根本途径。但是,该区长期植被恢复建设效果不佳,人工植被物种单一,保存率低。而植被自然恢复因...
- 焦菊英王宁
- 两种践踏胁迫下克隆整合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研究了两种践踏胁迫下克隆整合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切断分株间的匍匐茎连接,会降低先端分株的生物量、分株数、总匍匐茎长度和总叶片数,但会显著增强基端分株的生物量。(2)对先端分株的践踏胁迫会显著降低先端分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对基端分株的践踏胁迫会显著降低基端分株的生物量和总匍匐茎长度。(3)对于基端分株的分株数、总匍匐茎长度和总叶片数来说,当进行基端分株践踏胁迫时,匍匐茎连接对其影响不大,而当进行先端分株践踏胁迫时,则明显对其不利。(4)对于整个克隆片段,践踏胁迫的差异和匍匐茎是否切断对其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 王宁高艳
-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克隆整合入侵植物践踏胁迫叶绿素相对含量
- 山地型旅游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井冈山市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文章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研究了井冈山市2007-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发现:1)建设用地是相对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沿交通线向外围不断拓展的空间分布趋势; 2)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不断增加,使林地、耕地等向旅游用地不断转化; 3)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可达性等因素显著影响了相关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并由此形成了综合发展型、景区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传统村镇型4种旅游用地模式。这说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井冈山市城镇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给其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相关政府部门应加以合理管控。
- 杜丽王宁王宁
- 关键词:旅游城镇土地利用旅游用地
- 红池坝草地常见物种叶片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响应特征被引量:9
- 2012年
- 叶片性状是决定植物光合能力和羧化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叶片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是解释植物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的重要手段。以分布于红池坝(109°58'E,31°30'N)草地的5个常见物种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紫菀(Aster tataricus)、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和绣线菊(Spiraea prun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所有物种(n=56)和不同物种的叶片比叶重(LMA)、叶氮含量(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单位重量氮含量Nmass)以及叶片δ13C含量沿海拔梯度(815—2545m)的变化趋势及叶片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样品(n=56)的比叶重(LMA)、Narea和δ13C含量沿海拔梯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Nmass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δ13C含量与LMA、Narea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物种的叶片性状沿着海拔梯度的响应特征有所不同,绣线菊(S.prunifolia)和老鹳草(G.wilfordii)的叶片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与所有物种(n=56)样品分布规律一致,红三叶(T.pratense)、紫菀(A.tataricus)、火绒草(L.leontopodioides)的各叶片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有所不同。
- 宋璐璐樊江文吴绍洪钟华平王宁
- 关键词:海拔梯度比叶重
- 2008~2010年江西省与其周边各省环境状况分析
- 2013年
- 对2008~2010年江西省与其周边各省环境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相比周边各省份,江西省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其废气、废水的排放量较少,但排放达标率有待提高;其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较多且综合利用率较低;其城市污水排放量最少但处理率仍需提高,且城市受酸雨的危害较为严重;其农村环境处中游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江西省近年来非常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其投资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江西省的环境状况有其优势也有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加强各项环保措施,以保持全省环境质量状况的稳步提升。
- 李祎王宁陈凌云周晨王楠
- 关键词:环境保护
- 中国外来观赏入侵植物的种类与来源及其风险评价被引量:21
- 2013年
-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分析中国外来观赏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长特性、首次发现或引入时间及地点、地理来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外来观赏入侵植物共计84种,隶属30科,其中以菊科、柳叶菜科、豆科、茄科和旋花科植物为主,且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占据多数;入侵植物繁殖方式多以种子进行繁殖,部分兼具无性繁殖能力;首次发现或引入外来观赏植物时间较集中于1890-1969年,地点主要为中国一些沿海省份以及云南省,其地理上多来源于美洲;属于高、中、低入侵危害等级的外来观赏植物分别有8种、56种和20种,中等风险入侵植物所占比例较高。
- 王宁杜丽周兵闫小红
- 关键词:观赏植物入侵性地理来源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土壤种子库特征与季节动态被引量:21
- 2009年
- 采用野外样线取样与室内萌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种子库的组成、密度、分布特征、季节动态、种子库类型。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中共发现50种植物的种子,隶属15个科,39个属,主要物种组成与密度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在演替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量与密度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同时阳坡种子库密度波动较阴坡剧烈;土壤种子库密度年内变化范围为1 067-14 717粒/m^2,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是夏季〉秋季〉春季;研究区域退耕地土壤种子库类型属于以猪毛蒿为优势种,并具有其他一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灌丛种子的没有显著的季节动态的持久种子库,是物种适应黄土丘陵沟壑区特有生态环境条件的繁殖更新策略;从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类型来看,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潜力。
- 王宁贾燕锋白文娟张振国焦菊英
-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黄土丘陵沟壑区
- 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恢复坡面植物根系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2
- 2012年
-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恢复坡面土壤根系的分布特征及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对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的分布因坡向、侵蚀带、土层深度、植被类型等的不同而异。阳坡根系总生物量高于半阴坡,但差异不显著;沟谷地根系总生物量及≤1mm根系生物量与沟间地各侵蚀带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系生物量减小;不同植被类型及其盖度对根系生物量有很大影响。不同坡向、各侵蚀带、不同土层中各径级根系生物量的总体趋势是≤1mm根系生物量最大,1~2mm次之,2~3mm和>3mm根系生物量较小,且≤1mm根系生物量与2~3mm和>3mm根系生物量间存在显著差异。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养分(除全磷)总体为中度正相关,与土壤水分分布不一致。因此,根系分布不仅与植物自身特性有关,还受土壤环境的影响。
- 王巧利贾燕锋王宁杜华栋焦菊英
-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根系生物量根系分布土壤水分
- 生态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井冈山大学为例被引量:3
- 2010年
- 以井冈山大学为例,介绍了生态学双语教学对象的选择、教材的选用和施教的方法,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生态学双语教学效果作了评价分析。针对目前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本研究认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编制双语教材;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增强学生自身英语素质等多项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井冈山大学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质量。
- 王宁
- 关键词:生态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 不同生境下入侵植物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性被引量:35
- 2015年
- 为探究入侵植物胜红蓟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和入侵性,通过测定胜红蓟各构件的生物量、各构件生物量相关性、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对Ⅰ房前屋后、Ⅱ菜园地、Ⅲ桔园和Ⅳ路边4种不同生境下的胜红蓟种群构件的生物量分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胜红蓟种群各构件的生物量既存在差异,又存在相同的趋势,即: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根生物量>花果生物量;生境Ⅱ胜红蓟总生物量、茎、叶和花果生物量均最大,生境Ⅳ的均最小,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境中胜红蓟种群的根、茎、叶、花果生物量分配与其各构件生物量大小顺序并不一致,前者各生境间的差异小于后者各生境间的差异;4种生境下繁殖构件与营养构件生物量比大小顺序依次为Ⅳ>Ⅲ>Ⅱ>Ⅰ,其值分别为0.069、0.061、0.050和0.042,根冠比大小顺序依次为Ⅲ>Ⅰ>Ⅳ>Ⅱ,其值分别为0.211、0.179、0.154和0.090;胜红蓟植株株高与各构件及各构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与各构件的相关性中,株高与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525,各构件的相关性中,茎生物量与叶和花果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强,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胜红蓟种群在不同生境下各构件的生物量、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表现出的差异显示了其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和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性,可能增强了其入侵性。不同生境下胜红蓟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相同的趋势及生物量分配比间相对较小的差异显示了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模式的相对稳定性。胜红蓟种群各构件间的极显著相关性显示了其整体性的生存策略。
- 周兵闫小红肖宜安王宁旷志强
- 关键词:生境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入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