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东
-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就诊的65例胸部外伤患者,行普通螺旋CT检查,得到A组图像;再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得到B组图像,分析两组图像差别。结果:A组检出肋骨骨折59例,骨折169处,骨折检出率90.77%;B组检出肋骨骨折62例,骨折178处,检出率95.38%。两组图像诊断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立体地观察患者肋骨及肋软骨骨折形态、程度和了解骨折部位解剖结构,对肋软骨骨折和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高。
- 冯志锋刘丹王吉东刘国兵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肋骨骨折
-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软骨肉瘤的X线、CT、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3例中,常见型9例,黏液型3例,去分化型1例。发病部位:长骨7例(股骨6例,肱骨上端1例),躯干骨6例(骨盆3例,肋骨2例,胸椎1例)。X线及CT表现:呈斑片状、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骨质密度增高,骨皮质破坏、中断,局部软组织肿块。11例病灶内出现钙化。MRI表现:5例病灶T1WI呈稍低及等信号,T2WI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呈分隔状强化。结论X线、CT、MRI检查的综合运用,对原发性软骨肉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彭加友王吉东樊长姝
- 关键词:原发性软骨肉瘤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摄影磁共振成像
- 飞利浦DR平板探测器的日常维护被引量:8
- 2013年
- 飞利浦DR平板探测器作为一种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技术,其日常维护性保养主要包括日常保持室内环境、保持清洁及定期校准等方面工作,以延长设备运行寿命,保持高质量图像。
- 王吉东林永强
- 关键词:飞利浦平板探测器
- 岛津3200X-BTCD球管灯丝加热电路原理分析及故障维修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通过一款岛津多功能X线诊断系统不产生X射线的故障现象,从分析球管灯丝加热电路原理入手,经过异常检测电路排查和实际测量,最终找到并解决了mA-POWER-UD电路板Q3损坏的故障。该类故障的技术解决,需要维修人员熟悉X光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电路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维修习惯,练就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
- 王吉东
- 关键词:球管
- 64排CT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解剖形态的探讨
- 2020年
- 利用CT心功能软件的后处理及三维重建技术研究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耳(LAA)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形态学特点。方法:采用PHILIPS?Brilliance 64排CT对45例PAF患者及60例窦性心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血管造影检查,研究LAA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形态学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AF组与对照组LAA及LAA开口形态学分形一致未见多余分型,且形态分布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AA开口高于左上肺静脉(LSPV)开口占比4例(3.8%)、平行于左上肺静脉(LSPV)开口75例(71.4%)、低于左上肺静脉(LSPV)开口26例(24.8%),两组患者位置分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LAA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LAA开口长径与左心耳开口面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711,P<0.01),与左心耳容积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832,P<0.01);LAA开口面积与左心耳容积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91,P<0.01),其余参数之间均不具备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AF患者具有较长的LAA开口长径(2.42±0.53cm VS 2.23±0.41cm ,P<0.001)和较大的LAA容积(7.9±2.1mL VS 6.5±1.9 mL,P<0.05),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为临床综合评估PAF患者的左心耳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参考。
- 董相宇梁振华李均洪王吉东冯有丽
-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左心耳多层螺旋CT
- 胃癌诊断中应用MSCT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取本院90例经胃镜及组织病理确诊为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MSCT扫描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临床诊断病情、病理分期加以分析,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分析发现,经MSCT检出者为90例,检出率为100.0%;MSCT分型诊断正确者为77例,准确率为85.6%;TNM分期准确者共74例,准确率为82.2%。结论:应用MSCT可较为准确地诊断胃癌,同时可准确分期,因此为临床胃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因此应用MSCT诊断胃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吴伟智方挺松王桂宁何志颖王吉东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下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行CTA检查的32例下肢动脉损伤患者,利用LEONARDO工作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方式包括曲面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病变血管的程度、范围以及形态良好,血管轮廓在CTA重建图像中十分清晰。出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占4例,出现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占2例,出现腘动脉瘤的患者占5例,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患者占21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损伤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王吉东方挺松彭加友林永强韦庆
-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下肢动脉损伤容积重建
- 股骨颈疝窝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关系的X线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发生率及其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18例成年人的骨盆正位平片,分析股骨颈疝窝的发生情况,以及与"枪柄"样畸形、股骨头颈交界处局限性突起、交叉征及髋臼过深等FAI放射学异常的关系。结果股骨颈疝窝的发生率为7.5%(61/818);男性的发生率(10.1%)高于女性(5.0%)(χ2=7.55,P=0.006);>40岁年龄组的发生率(10.5%)高于18~40岁年龄组(4.1%)(χ2=11.89,P=0.001)。有或无股骨颈疝窝的髋关节"枪柄"样畸形发生率分别为23.2%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股骨头颈交界处局限性突起的发生率分别为7.2%和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69);交叉征发生率分别为14.5%和14.9%,髋臼过深发生率分别为18.8%和20.1%,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07,P=0.920,0.798)。结论股骨颈疝窝与Cam型FAI解剖异常有关,但应充分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 黄耀渠陈卫国王吉东
- 关键词:股骨颈疝窝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放射摄影术
-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与DR双能量减影检查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对比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在肋骨骨折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和DR双能量减影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DR双能量减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为1.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临床中,相比DR双能量减影检查,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误诊率更低,值得推广。
- 王吉东
- 关键词: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
- 64排螺旋CT诊断腹主动脉瘤的价值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应用于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疑似腹主动脉瘤"患者,均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0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其中9例为夹层动脉瘤,6例假性动脉瘤,4例真性腹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伴腹膜后血肿;CT诊断与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5.0%(19/20)。本组患者均有动脉壁钙化现象,其中15例伴有附壁血栓。结论在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中,64排螺旋CT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的特点。
- 王吉东董相宇韦庆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64排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