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2005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表浅性膀胱癌3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B—Bt),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报告如下。
- 李化永高双友
- 关键词: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膀胱癌术后
- E-cadherin及sE-cadherin在42例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E-cadherin(E-cad)及sE-cadherin(sE-cad)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结果 E-cad在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a的病理分级无相关性;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ca组血清sE-cad水平明显高于BPH组及正常组,与Pca的分期呈正相关,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E-cad的表达下调、sE-cad水平升高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共同参与前列腺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二者是判断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高双友宋蕊李双利刘俊江黄克岭李连印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39例前列腺癌组织中Ang-2,Tie2及CD34的蛋白表达,根据CD34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ng-2,Tie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质及胞膜,呈异质性分布;在39例前列腺癌中Ang-2和Tie2阳性表达率均为74%;且均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的关系(P<0.05);Ang-2,Tie2蛋白阳性表达者的MVD分别为(42.1±5.2)和(42.3±5.1),显著高于相应的前列腺癌组织Ang-2和Tie2阴性病例[MVD分别为(33.7±3.3)和(33.2±2.3)](P<0.01).结论:Ang-2,Tie2在前列腺癌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 李化永高双友杜志刚王艳玲宋蕊
-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微血管密度血管生成
-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代谢异常及生活质量探究
- 目的:探究和比较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代谢异常情况(贫血、骨密度、肠胃功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A...
- 高双友宋蕊李双利李连印李守宾温英武
- 关键词: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代谢异常生活质量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sE—cad的测定及与前列腺癌临床分级、分期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测定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钙黏蛋白(sE—cad)水平及sE—cad与前列腺癌临床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男性(对照组)、42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7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血清sE-cad水平。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中的sE~cad水平为(12.4860±6.1731)μg/L,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6.2275±1.9518)μg/L、对照组(5.6510±1.0303)μg/L(P〈0.01)。前列腺癌组不同临床分期中sE—cad水平A期(9.4732±2.5148)μg/L,B期(8.8826±3.7830)μg/L,C期(15.9092±5.8153)μg/L,D期(19.6145±7.7869)μg/L,血清sE—cad水平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血清sE—cad水平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高分化(10.1213±3.3904)μg/L,中分化(14.7288±9.4082)μg/L,低分化(15.4990±5.3126)μg/L,血清sE—cad水平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sE—cad水平升高,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高双友李晓强李双利宋蕊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钙黏着糖蛋白类
- 左肾上腺区占位误诊三例被引量:1
- 2021年
- 肾上腺占位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随着影像检查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应用,肾上腺区占位的检出率不断增高,手术率也在不断增加[1]。左肾上腺区因其空间较小,毗邻复杂,左肾上腺占位常常易出现误诊及定位、定性的错误。本文回顾分析2012~2020年我科诊治的1例胰腺假性囊肿(PPC)和2例副脾误诊为肾上腺占位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 宋蕊高双友李双利温英武李连印王伟孙新光
- 关键词:误诊
- LncRNA TPT1-AS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对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肿瘤蛋白翻译调节因子1(TPT1)-反义RNA1(AS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和前列腺癌细胞系雄激素非依赖f生前列腺癌(LNCaP)、DU-145、PC-3、22RV1,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细胞系中LncRNA TPT1-AS1表达水平;选取表达差异最大的细胞系PC-3、DU-145,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瞬时转染si-RNATPT1-AS1阴性对照(si-RNA对照)组和siRNA-TPT1-AS1干扰(siRNA-TPT1-AS1干扰)组,不添加任何试剂设为空白对照组。qRT-PCR验证siRNA-TPT1-AS1转染情况;CCK-8检测TPT1-AS1-s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验TPT1-AS1-sh对细胞侵袭的影响;免疫印记(WB)法检测细胞TPT1蛋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前列腺细胞系RWPE-1相比,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DU-145、PC-3、22RV1中TPT1-AS1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DU-145、PC-3中,空白对照组与si-RNA对照组中TPT1-AS1表达量、0,6,12,24,36,48 h各时期450 nm处的吸光度(A450)值、侵袭细胞数量、TPT1蛋白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si-RNA对照组相比,siRNATPT1-AS1干扰组中TPT1-AS1表达量,24,36,48 h细胞A450值、细胞侵袭数量、TPT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DU-145中,与空白对照组、si-RNA对照组相比,siRNA-TPT1-AS1干扰组12 h细胞A450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前列腺癌细胞系中TPT1-AS1表达上调;干扰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PC-3中TPT1-AS1可抑制细胞增殖、侵袭。
- 王伟温英武高双友李双利宋蕊杨康宁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系
- (F/T)/PSAD在血清PSA<4ng/mL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T)/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小于4 ng/mL的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血清PSA<4 ng/mL的17例前列腺癌患者及同期血清PSA<4 ng/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FPSA/TPSA、PSAD、(F/T)/PSAD值对PSA正常范围前列腺癌的诊断效率。结果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FPSA/TPSA、PSAD、(F/T)/PSA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敏感性为90%的前提下,(F/T)/PSAD特异性最高。结论在保持较高敏感性的前提下,应用(F/T)/PSAD可提高血清PSA正常范围内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 高双友宋蕊李连印温英武黄克岭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膀胱癌病理分级与PGAP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分子生物学关系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检测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癌患者组织PGAP2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分子生物学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4月于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住院的78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作为肿瘤组,膀胱癌患者均为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分级按照WHO分级标准:Ⅰ级24例、Ⅱ级29例、Ⅲ级25例;根据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PGAP2 mRNA水平平均值,将患者分为PGAP2高表达组(n=39)和PGAP2低表达组(n=39);根据患者出院后5年内是否出现复发或因膀胱癌死亡,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46例和预后不良32例。选取膀胱癌患者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作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PGAP2 mRNA水平;Ualcan数据库检索验证PGAP2在正常膀胱组织及膀胱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PGAP2 mRNA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因素。结果:肿瘤组PGAP2 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alcan数据库结果一致;PGAP2高表达组肿瘤多发、组织浸润深度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不良的患者比例均高于PGAP2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PGAP2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PGAP2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PGAP2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对膀胱癌的病情评价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刘玉錾宋颖刚高昆高双友
- 关键词:膀胱癌病理分级肿瘤组织
- 男性尿道断裂术后并发前尿道憩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 2010年
- 尿道憩室是长形或圆形囊状扩张与尿道相通的病变,由William于1805年首先报道,男性尿道憩室是泌尿系统较少见的疾病,好发于阴茎阴囊交界处或尿道球部 ,手术切除是治疗尿道憩室的主要方法。我院2004年至2008年收治尿道断裂术后并发前尿道憩室患者6例,现报告如下。
- 高双友宋蕊石峰
- 关键词:尿道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