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凯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容积CT
  • 3篇成像
  • 2篇肝癌
  • 1篇碘油
  • 1篇碘油栓塞
  • 1篇动脉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瘤
  • 1篇血管瘤综合征
  • 1篇颜面
  • 1篇颜面血管瘤
  • 1篇中耳
  • 1篇中耳乳突
  • 1篇中耳乳突炎
  • 1篇容积
  • 1篇乳突
  • 1篇乳突炎
  • 1篇软骨

机构

  • 9篇大庆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王凯
  • 6篇姜涛
  • 5篇王金珠
  • 4篇李波
  • 4篇李波
  • 4篇葛新然
  • 1篇鲁丽君
  • 1篇李琦
  • 1篇刘春苓
  • 1篇齐宏伟
  • 1篇葛欣然
  • 1篇贺际宏
  • 1篇路慧敏
  • 1篇周忠莉
  • 1篇李刚
  • 1篇王新波
  • 1篇邸静
  • 1篇仇晓岩
  • 1篇陈桂英
  • 1篇孙莉红

传媒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640层VCT 4D-DSA对肝癌门静脉病变的诊断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640层容积CT 4D-DSA技术评价肝癌门静脉病变异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该院确诊的80例肝癌患者640层容积CT 4D-DSA技术检查影像资料。将获得的所有容积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选择肝门静脉显示最佳的图像分析肝癌门静脉病变。选择80名患者三期肝脏增强扫描后所受辐射剂量进行对比。结果共有80例图像质量符合标准,存在门静脉双重供血动脉4例,80例患者中门静脉病变的36例,单纯肝动脉-门静脉瘘6例(占16.6%),单纯门静脉癌栓7例(占19.4%),肝动脉-门静脉瘘合并门静脉癌栓18例(占50%),门静脉闭塞5例(占13.8%),门静脉癌栓阻塞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3(占8.3%)。两种检查序列辐射剂量的有效剂量ED分别为10.539 mSv、23.159 mSv,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0层容积CT的低辐射剂量、高清晰模仿DSA图像能应用与肝癌门静脉病变的诊断,并有助于治疗方案和预后的评价。
李波王凯王金珠姜涛葛欣然齐宏伟王勇
关键词:肝门静脉肝癌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及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急性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间本院接收治疗的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共60例,通过对所有的60例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分析研究其显示成像的能力及价值。结果对60例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其中45例成像显示为内膜片,15例是通过真、假腔内流血的信号产生不一致而作出的诊断;48例患者成像显示近端破口,其中有Ⅰ型患者10例,Ⅱ型患者15例,Ⅲ型患者23例。对于主动脉夹层的分型中Ⅰ型以及Ⅱ型患者共有36例,Ⅲ型患者24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检查准确率比较高,对于真、假腔的分辨清楚,可以很好地成像显示夹层隔膜,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路慧敏王新波王凯邸静鲁丽君刘春苓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急性主动脉夹层
VCTP在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评价VCTP对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SW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颜面部沿神经分布的血管痣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45例进行VCTP检查,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数字减影重建(NEURO-DSA)对脑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42例CTA异常病人均进行DSA对照检查,其中20例行DSA介入治疗,22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2例中12例为动脉瘤患者,33例为血管畸形患者,其中单纯颜面部血管畸形10例,2例阴性,单纯颅内动静脉畸形13例,颜面部海绵状血管瘤伴颅内血管瘤患者8例。结论:VCTP血管成像快速、准确,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与DSA基本一致,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结果,VCTP可以做为脑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诊断首选依据,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性等特点。
姜涛李刚葛新然王凯李波孙莉红
关键词:血管成像
640层容积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析640层容积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结节30例患者(52个结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其CT表现予以回顾性分析,探究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T征象差异与表现。结果:单发低密度结节为恶性结节的特点,边缘不清晰、呈不规则形状,密度不均匀,有强化残圈在结节四周,内有不规则坏死区,和正常组织无显著分界;多发低密度结节为良性结节的特点,能以岛状的形式对结节改变予以强化,外形规则,实性结节中度强化,薄厚不均强化环在边缘位置清晰可见,结节壁与其四周锐利光滑,和四周组织又清楚的分界。在增强扫描时密度、结节密度与结节大小方面,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通过对照手术病理显示,在结节钙化和形态、是否有包膜和边界及形状等方面,恶性甲状腺结节与良性甲状腺结节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在是够出现结壁方面,二者却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时,对结节钙化和密度、有无包膜和边界与形态等予以鉴别能起到重要作用。
李波王金珠王凯姜涛陈桂英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640层容积运动CT扫描在颞颌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640层容积运动CT扫描在颞颌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颞颌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双侧颞颌关节均行640层容积运动CT扫描,并于工作站后进行图文处理,观察其动态影像。结果 640层容积运动CT扫描下,表现为髁突骨质改变7例,开口位髁突位于关节结节前方17例,其关节前间隙改变6例。结论 640层容积运动CT扫描在颞颌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通过动态影像对上下颌的异常运动情况进行直观反映,对颞颌关节疾病的确诊具有积极意义。
李波单芝梅葛新然王凯齐宏伟
关键词:CT扫描颞颌关节疾病
640层CT对肝癌碘油栓塞沉积不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640层CT对肝癌碘油栓塞沉积不良患者治疗方案的临床指导。方法:21例富血供肝癌碘油动脉栓塞后,复查肝脏CT病灶内碘油沉积不良患者,用640层螺旋CT行CT灌注成像、CT动脉成像检查。结果:21例碘油沉积不良病灶内仍有动脉血供18例,坏死3例,18例有动脉血供病灶由肝动脉供血6例,膈下动脉供血3例,肠系膜上动脉供血4例,右侧副肾动脉供血1例,胃左动脉供血2例,右肾动脉供血2例。结论:640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动脉成像,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病灶碘油栓塞后肿瘤的残留与坏死,特别能精确判断肿瘤病灶血供起源情况,对再次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彭强贺际宏李波李琦王凯
关键词:肝癌640层CTCT灌注成像
多层螺旋CT骨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多层螺旋CT骨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65例的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资料.记录和比较肋骨、肋软骨的X线及多螺旋CT的检出、漏诊及误诊情况.结果:出院诊断中有132处肋骨骨折,27处肋软骨骨折.X线对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均低于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的漏诊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对误诊肋骨骨折13处,高于多层螺旋CT误诊肋骨骨折2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误诊肋软骨骨折2处,与多层螺旋CT误诊肋软骨骨折1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判断肋骨骨折,其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远高于X线.
王凯李波姜涛王金珠葛新然
关键词: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71耳)中耳乳突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pa检验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t术中所见,听小骨骨质破坏共73块,听小骨关节骨质破坏共38个,总计111个。术前多层螺旋CT显示听小骨骨质破坏共71块,听小骨关节骨质破坏共36个,总计107个。与术中所见相比,多层螺旋CT漏诊4个(镫骨2块,砧镫关节2个),其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100%,k=O.97,一致性良好。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准确性高,可作为中耳乳突炎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王凯王金珠李波姜涛仇晓岩
关键词:中耳乳突炎多层螺旋CT骨质破坏
640层容积CT增强扫描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长期饮酒患者肝脏CT增强扫描结果与化验室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例男性患者肝/脾CT比值>1,肝功能正常,6例肝脏实质密度均匀,肝内管状系统显示较清晰,肝/脾CT比值≤1.0但>0.7者为轻度脂肪肝,22例肝左叶、右叶或局灶肝组织密度减低,肝内管状系统显示模糊或不清肝/脾CT比值≤0.7但>0.5者为中度脂肪肝;6例患者肝实质密度弥漫性减低,肝内胆管系统湮没在肝实质内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脂肪肝。结论 VCT增强扫描为酒精肝患者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检查手段。
姜涛李波王凯葛新然王金珠周忠莉
关键词:酒精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