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燕
-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现况及相关因素
- 2020年
- 目的:调查福建省感染病科(从事艾滋病护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9月,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对福建省15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感染病科425名从事感染病科艾滋病护理工作的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测评量表(CTDI-CV)[1]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感染病科护士CTDI-CV的得分为(287.60±16.76)分,评判性思维能力强者为4.8%,正性评判性思维者为10.9%,意义不明确者为83.8%,负性评判性思维者为4.8%,整体水平较低;7个维度从高至低得分依次为:求知欲、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寻求真相、评判性思维的信心,其中求知欲[(46.67±8.69)分]得分最高,评判性思维的信心[(40.15±7.95)分]得分最低。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分析问题能力较强;中专学历者护理人员在寻求真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方面低于本科学历的;主管护师在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方面高于普通护士(均P<0.05)。其中不同职务及文化程度与寻找真相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学历和职称是影响感染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建省感染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整体偏低,医院等级、学历和职称是影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护理管理者需在护理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感染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
- 陈小翠邱燕燕黄秋燕郭鹏英陈少华
- 关键词:感染病科艾滋病护士评判性思维
- 探讨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复诊率、生活方式改进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其预后。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邱燕燕孙红玲
- 关键词:健康教育脂肪肝
- 以BCW理论为核心的持续性健康教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以行为改变模式(behavior change wheel,BCW)理论为核心的持续性健康教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行以BCW理论为核心的持续性健康教育方式,探究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BCW理论为核心的持续性健康教育能够促进NAFLD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水平。
- 黄美雪邱燕燕叶伟红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自我效能
- 泉州地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及预后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泉州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AIDS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72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机会性感染情况,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将独立预测因素引入R软件,根据各因素回归系数绘制预后Nomogram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对该模型的区分度进行标定,利用校准图阐明Nomogram预测的预后与实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决策曲线(DCA)对Nomogram模型的临床效用进行验证。结果172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中,机会性感染共有8种,其中细菌性肺炎占比最高,达54.65%,其次为口腔白斑,占51.74%,肺孢子菌肺炎占43.60%,带状疱疹占28.49%,肺结核占21.51%,感染性腹泻占19.7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12.79%,巨细胞病毒感染最低,仅占10.4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8~39岁人群居多。年龄、感染种数、基因型耐药、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校准曲线及DCA显示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有效性,且精准区分度较好。结论年龄、感染种数、基因型耐药、CD4+T淋巴细胞水平等因素是影响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主要因子,而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能发挥较好的临床预测能力和有效性,为临床早识别、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林永年黄亚兰邓金兰邱燕燕黄秋燕刘江福郭如意高艺鹏
- 关键词:艾滋病机会性感染预后
- PDCA循环在护士PDA临床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在护士移动电脑设备(PDA)临床给药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价值。方法:我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PDA临床给药安全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2022年1月-2022年8月在PDA临床给药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实施PDCA循环前后PDA扫描率、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对PDA使用意愿以及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实施PDCA循环前相比,实施PDCA循环后PDA扫描率升高(P<0.05)。实施PDCA循环后医嘱转录错误、给药时间错误与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PDCA循环前(P<0.05)。与实施PDCA循环前相比,实施PDCA循环后护士PDA应用意愿均更加强烈且实施PDCA循环前后护士PDA应用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实施PDCA循环前,实施PDCA循环后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均升高(P<0.05)。结论:在护士PDA临床给药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可提升PDA扫描率并能够有效降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还能够强化护士的PDA使用意愿,有利于减轻其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对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 黄秋燕陈小翠邱燕燕
- 关键词:PDCA循环PDA工作满意度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乙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风险事件、护理投诉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
- 邱燕燕陈少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生活质量
-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后的应对方式与心理体验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深入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应对方式和心理体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心理应对能力,保障医务人员安全与身心健康,为制定职业暴露后应对的有效对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到某三甲医院随访的12名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为观察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其进行深入性半结构访谈方式,并运用Colaizzi软件中文版分析、整理访谈内容,提炼出主题。结果 HIV职业暴露后,均进行了应急处理,均未发生HIV感染。其应对方式和心理体验可归纳为2个类属(应对方式和心理体验)和6个主题(以问题为主结合以情感支持为辅的积极应对方式、回避与合理化的消极应对方式、恐惧与失措、愤怒与自责、焦虑与职业倦怠、回归理性)。结论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后,应给予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并提高对HIV职业暴露的应对能力。
- 邱燕燕陈少华陈小翠
- 关键词: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
-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吸道干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47±2.05)d,低于对照组的(12.33±2.17)d;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8.70±1.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77±1.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采用呼吸道干预管理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满意度,可广泛性应用于临床。
- 黄秋燕邱燕燕崔玉花陈小翠
- 关键词: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呼吸道管理住院时间常规管理
- 德尔菲法构建艾滋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德尔菲法构建艾滋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方法从中国知网等检索2000—2018年所有关于艾滋病的相关学术论文,且纳入文献需符合纳入标准后,初步拟定艾滋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条目,后在进行德尔菲法确认,研究专家权威性及协调程度、各级权重等。结果第1轮及第2轮专家咨询的Cr均>0.8,表示专家可信任度高,一级指标W值为0.39、二级指标W值为0.28.均<0.50,表明专家意见的可信度高(P<0.05),构建的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含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9项。结论在艾滋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采用德尔菲法可提升专家调查的协调性及权威性,以此明确护士评价指标。
- 邱燕燕黄美雪叶梅真陈舒蓉黄秋燕陈小翠
- 关键词:德尔菲法
- 福建省感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调查福建省感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为感染科护士的分层培训、考核等提供量化依据,同时为感染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8~9月福建省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感染科护士419名,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19名福建省感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145.21±41.74)分,核心能力7个维度中,伦理与法律实践得分(2.72±0.80)分,其次为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2.68±0.73)分,临床护理、教育与咨询得分最低,分别为(2.57±0.80)分、(2.54±0.8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护龄、技术职称对护理核心能力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护龄、技术职称是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福建省感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中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着重加强教育与咨询及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
- 邱燕燕吴碧瑜陈少华吴芬芬郭鹏英黄秋燕
- 关键词:感染科护士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