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化疗方案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非转移性肛管鳞癌患者放射性肠损伤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疗联合不同的化疗方案[含氟尿嘧啶(5-FU)方案对比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对非转移性肛管鳞癌患者放射性肠损伤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的非转移性肛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初治的肛管及肛周鳞癌;(2)已完成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3)放疗前肿瘤可评估。排除标准:(1)治疗前无影像评估,无法确定肿瘤分期;(2)患者在放(化)疗前已行局部或根治性切除;(3)治疗前或放化疗期间发生远处转移;(4)复发肛管鳞癌。共纳入患者55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48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7例),根据放疗同步联合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5-FU化疗组(34例)和TP化疗组(21例)。比较两组放射性肠损伤评估情况、血液学毒性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分析化疗方案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急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放射性肠损伤的评估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结果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共有45例患者出现急性放射性肠损伤,1级18例(32.7%),2级22例(40.0%),3级5例(9.1%);无患者发生慢性放射性肠损伤。34例5-FU化疗组的患者中,21例(61.8%)发生2~3级放射性肠损伤反应,高于TP化疗组(6/2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3,P=0.017)。多因素分析显示,5-FU化疗是放射性肠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HR=4.038,95%CI:1.250~13.045,P=0.020)。中位随访26(5~94)个月,TP化疗组及5-FU化疗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66.8%和7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单因素分析显示,本组患者DFS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及有无诱导化疗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8.301,95%CI:1.130~60.
- 庞晓琳刘帅刘艳平陈海洋何妨郑坚万香波
- 关键词:放化疗预后分析
- 两步优化与直接子野优化计划系统直肠癌VMAT计划的比较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两步优化的计划系统(TPS A)与直接子野优化的计划系统(TPS B)的直肠癌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MAT)计划的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5例术前放疗/术后预防照射的直肠癌患者,行CT图像扫描后统一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在两个TPS中制定直肠癌的VMAT计划,比较两个TPS中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剂量跳数(MUs)和执行时间(Tdelivery)的差异。结果在TPS B靶区覆盖率比TPS A略优的前提下,TPS B中靶区PTV1、PTV2的适形性和均匀性要优于TPS A。两系统中左、右股骨头的受照剂量D5和Dmean相似;小肠的D30、D50、Dmean和膀胱的D30、D50、Dmean,TPS B较TPS A低。TPS B的剂量跳数和执行时间均低于TPS A,平均值分别为341 MUs和123 s、483 MUs和178 s。结论直肠癌的容积调强计划,二者均能满足临床需求;TPS B的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量方面有明显优势,并且减少了剂量跳数和治疗时间。
- 马燕庞晓琳何妨徐慧敏郑坚
- 关键词:优化算法直肠癌
- 治疗前淋巴细胞比例作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根治术后病理完全缓解预测指标的可行性
- 2017年
- 目的评价治疗前淋巴细胞比例作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根治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85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组患者均接受了新辅助放化疗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分析治疗前淋巴细胞比例及临床参数指标与根治术后PCR的相关性。结果全组共108例(58.4%)患者获得T分期降期,115例(62.2%)患者获得N分期降期。共52例(28.1%)患者获得PCR。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治疗前癌胚抗原水平、手术方式、同步化疗方案及治疗前淋巴细胞比例与PCR相关。多因素分析中仅治疗前淋巴细胞比例和癌胚抗原水平与PCR明显相关。结论治疗前外周血中降低的淋巴细胞比例及升高的癌胚抗原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PCR的不良预后因素。
- 陈默何妨蒋军黄荣
- 关键词:癌胚抗原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