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富香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
- 2022年
- 目的观察早期母乳喂养联合鼠李糖乳杆菌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收入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出生24 h内符合纳入标准的VLBWI 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在常规静脉营养基础上均采用纯母乳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开奶第3天开始添加鼠李糖乳杆菌(LGG)。比较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半量全肠内喂养时间、达全量全肠内喂养时间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胃潴留、腹胀、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48.89%(χ^(2)=11.446,P=0.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半量全肠内喂养时间、达全量全肠内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2组患儿头围增长速度及身高增长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GG可降低VLBWI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降低院内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等发生率,可尽快实现全胃肠内营养,较早恢复患儿出生体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对患儿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秦富香张立明林新宇赵伟邱晓梅尹延娥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母乳喂养鼠李糖乳杆菌喂养不耐受
- 脐静脉置管联合脐动脉置管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早产儿的抢救与治疗过程中脐静脉置管(UVC)联合脐动脉置管(UAC)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3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单用UVC及UVC联合UAC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对比研究,讨论UVC联合UAC在新生儿抢救与治疗中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与单用UVC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置管相关并发症及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C联合UAC与单用UVC相比,相关并发症无明显不同,但加用UAC可避免反复动脉穿刺增加患儿痛苦,且操作方便快捷,可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省医疗资源,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 钟艳青刘欣王建洪秦富香孙璐双郑家峰刘玮王晓静张立明
- 关键词:新生儿
- 先天性会厌囊肿致严重上呼吸道梗阻1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儿,男,因"呼吸困难、紫绀、喉中痰鸣1h"于2016年9月2日入院。患儿系第4胎第2产,足月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 750g,否认宫内窘迫及窒息史,生后哭声弱,口腔分泌物多,自口腔、鼻腔吸出约5ml白色黏液,喉中痰鸣仍著,伴呼吸急促、困难、口唇紫绀,皮测血氧饱和度80%左右,急转入新生儿科。查体:T36.7℃,P160次/min,R70次/min,SPO2 75%;精神差,烦躁,呼吸急促,喘憋貌,哭声弱,低哑,鼻翼煽动,颜面及四肢发绀,前囟平,
- 秦富香尹延娥张立明
- 关键词:会厌囊肿先天性上呼吸道
- 计划性宫内转运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意义
- 2020年
- 目的探讨计划性宫内转运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以宫内转运模式转运至我院产科后娩出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研究组采用计划性宫内转运模式,对照组采用紧急性宫内转运模式,记录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转运成功率,成活率,存活儿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严重合并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比较两种宫内转运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效果及转归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转运成功率100%,存活率97.9%,治愈率91.5%,对照组转运成功率90.8%,存活率84.6%,治愈率76.9%,两组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8.65±3.1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2.95±7.7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严重合并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医患纠纷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计划性宫内转运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效果,保障疗效及预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赵伟张立明尹延娥林新宇秦富香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 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探讨
- 2011年
- 目的 通过检测不完全川崎病(KD)患儿血浆D-二聚体变化,探讨不完全KD早期诊断手段及与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关系.方法 应用乳胶凝集法(Latex法)检测不完全KD组(n=20)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对照组(n=30)儿童比较.结果 不完全KD组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KD组治疗2周后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CAD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均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NCAD)组(P<0.05).结论 D-二聚体在不完全KD急性期即升高,可协助早期诊断;D-二聚体对不完全KD患儿CAD发生的预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孙春蕾刘晓东秦富香张爱平姜娜娜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D-二聚体儿童
- 倍氯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倍氯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体质量<1 500 g且适于胎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倍氯米松联合PS气管内滴入,对照组仅使用PS气管内滴入,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xygenindex,OI)、患儿拔管失败率、有创通气率、BPD发生率、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在给药前及给药第1天的OI无差异;给药第3,5天,治疗组的OI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拔管失败率、有创通气率、BPD发生率、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倍氯米松联合PS气管内滴入能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BPD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纯PS气管内滴入,不增加相关并发症。
- 张立明赵伟田琳刘玮尹延娥林新宇秦富香
- 关键词:倍氯米松肺表面活性物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