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瓦斯爆炸伤害医疗救治的现状与思考
-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有瓦斯、煤尘、火灾、透水、冒顶、有害气体等多种自然灾害.容易发生各种煤矿事故.其中瓦斯爆炸危害最大.建国以来,最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是1960年11月28日,发生在平顶山龙山庙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18...
- 李树峰
- 关键词:医疗救治信息报告制度
- 拓扑异构酶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揭示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中Topo-Ⅱ、GST-π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Topo-Ⅱ在正常组织与胃癌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20)、100 %(30/30)、96.7%(29/30)、87.5%(35/40),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2/20)、83.3 %(24/30)、96.7%(29/30)、100.0%(40/40),Topo-Ⅱ、GST-π在正常组织与胃癌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Topo-Ⅱ、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均无关(均P> 0.05);Topo-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增多,Topo-Ⅱ表达降低;GST-π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 0.05),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越多、肿瘤直径越大,GST-π表达越高.GST-π与Topo-Ⅱ负相关(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GST-π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呈负相关.
- 雷俊梅李树峰李英彭江滨刘维国
- 关键词:胃肿瘤多药耐药
- 闭合性腹部损伤延迟诊断6例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延迟诊断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2008-01~2011-12年期间收治的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延迟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为多脏器损伤,且均经手术确诊,胃肠等空腔脏器损伤4例次,肝脾等实质脏器损伤4例次,治愈5例,死亡1例。结论重视外伤后症状和体征的动态观察,充分掌握腹腔穿刺的诊断方法,选择合理的辅助检查方法,努力提高早期诊断率。
- 韩旭李树峰徐峰田毅波
-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回顾性分析
- 常用创伤评分在急诊创伤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成年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在我国人类总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五。创伤早期采用准确且简便易行的方法评定创伤严重程度,积极实施确定性抢救措施,将有助于降低伤病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创伤评分系统可以将伤情严重程度定量,对正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它能对同一医疗单位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医疗单位的创伤救治水平按统一标准比较、考核,并开展创伤流行病学研究口。本文就目前几种常用的创伤评分系统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韩旭李树峰徐峰田毅波
- 关键词:创伤评分综合评分
- 我国瓦斯爆炸伤害医疗救治的现状与思考
- 李树峰
- 腹部创伤评分的应用
- 韩旭李树峰
- 我国瓦斯爆炸伤害医疗救治的现状与思考
- 李树峰
- 经外环口微小切口治疗小儿男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 2015年
-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组织或器官从机体薄弱位置突出到体表的一种病症,以男性患者多见[1]。腹股沟疝可因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引起排尿困难而造成腹腔内压升高所致,也可能是先天性疾病。腹股沟疝是儿科常见疾病,大部分为先天性疾病,且右侧更为多见。小儿先天性腹股沟疝的形成,是因为在胚胎期,腹膜鞘状突发育未完全闭锁引起的[2]。腹股沟疝患儿若治疗不及时,疝囊会不断增大,使腹股沟沟管缺损加重,导致严重后果。
- 武优优李树峰徐峰
- 关键词:先天性疾病腹腔内压儿科常见疾病腹外斜肌腱膜
- 不同部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和分析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煤总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经胃镜、病理及手术确诊的5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并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分为胃上部癌(189例)、胃中部癌(114例)和胃下部癌(223例)三组。结果与胃中、下部癌组相比,在胃上部癌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男女比例为3.4:1;年龄分布上以老年患者为主(87.9%);临床症状以上腹痛和吞咽困难多见(89.0%);肿瘤大小以≥4cm者居多(79.9%);Borrmann分型以Ⅱ型、Ⅲ型为主(78.3%);Lanren分型以弥漫型多见(62.4%);低分化癌和黏液腺癌所占比例较高(41.3%、32.8%);浸润深度以13期多见(50.3%);临床分期以Ⅲ期、Ⅳ期常见(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中部癌组与胃下部癌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感染、血CEA水平、远处转移方面三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手术方式为影响胃上部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为影响胃中部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浸润深度、远处转移、癌栓形成为影响胃下部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不同部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较胃中、下部癌相比,胃上部癌老年男性高发、肿瘤体积较大、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晚,预后较差。
- 朱乐意李树峰徐峰
- 关键词:胃癌肿瘤部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青年人胃癌患者(年龄18~44岁)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并与同期收治的315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60岁)进行比较。结果103例青年胃癌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5,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胃癌组(χ2=32.03,P〈0.01);首发症状以上腹痛和出血贫血为主(63%);肿瘤部位以胃窦部最多(60%);Borrmann分型以Ⅲ型、Ⅳ型为主(92%);Lanren分型以弥漫型多见(83%);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胃癌组(χ2=41.51,P〈0.01);浸润深度以T3期、T4期多见(86%);临床分期以Ⅲ期、Ⅳ期常见(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1);肿瘤家族史比例较老年胃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9,P〈0.05);在肿瘤大小、Hp感染、血白蛋白水平、血CEA水平、癌栓形成和切缘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χ2=4.81,P〈0.05)、分化程度(χ2=7.93,P〈0.05)、淋巴结转移(χ2=5.60,P〈0.05)、临床分期(χ2=7.79,P〈0.05)和手术方式(χ2=10.99,P〈0.05)是影响青年人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胃癌患者女性居多;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好发部位为胃窦部,首发症状表现不一,以上腹部疼痛和出血性贫血多见;临床以Ⅲ期和Ⅳ期多见;肿瘤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较差。
- 朱乐意李树峰徐峰
-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预后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