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廊坊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尿激酶原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STEMI患者左室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A组术中分3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B组术中一次性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比较两组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术前及术后1个月左室基底段纵向应变(LS)、心尖段LS、中间段LS、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射血分数(LVEF)、18个节段达峰时间的最大-最小值差(Tp-diff)和标准差(TpSD),并比较术后1周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基底段、心尖段、中间段LS、GLS、LVEF、Tp-diff、Tp-SD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MACE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EMI能较好地改善左室功能及同步性,但在改善心肌灌注、降低MACE发生率方面未体现出明显优势。
- 任珊刘华长李雅超杨东红李青张英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重组人尿激酶原
- PCI术后合并急性胃黏膜出血的抗血小板方案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并评价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PCI且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9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替格瑞洛组(n=43,替格瑞洛90mg,2/d,口服)和常规双抗组(n=50,阿司匹林100mg,1/d,联合氯吡格雷75mg1/d口服),定期随访监测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临床出血事件情况。结果单药替格瑞洛组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常规双抗组(P<0.05)。两组共93例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均未出现MACE事件。单药替格瑞洛组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与常规双抗组相比降低0.819(HR=0.819;95%CI:0.510~0.930)。结论替格瑞洛作为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强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单药应用即可显著降低PCI术后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后患者再次临床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
- 杨东红刘茗薛剑许爱斌
-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抗血小板聚集
- 抗血小板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后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就诊的PCI术后6个月内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3组均予以相同的抑酸、止血、补液营养支持治疗;A组为出血后14 d加用拜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B组为出血后5 d加用拜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C组为出血后5 d单用替格瑞洛90 mg,2次/d;以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为时间截点,对比3组的再缺血事件发生率、血管内血栓形成比率以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再缺血事件发生率与血管内血栓形成比率均低于A组(P<0.05);C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再缺血事件发生率与血管内血栓形成比率均低于B组(P<0.05)。B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再出血发生率与A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再出血发生率与B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后尽早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再缺血事件及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而不增加再出血风险;PCI术后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后3个月内单一使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应用效果优于双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单一抗血小板治疗更安全。
- 刘茗杨东红张静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再出血
- 阿司匹林相关气道高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0年
- 目的:评估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阿司匹林相关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性,探讨阿司匹林相关气道高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3例新发冠心病且既往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完善血小板聚集试验、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根据气道反应性,分为气道高反应组与气道正常反应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血小板聚集率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结果:52例(55.91%)患者气道激发试验阳性。根据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是否<10%,分为血小板低聚集率组和血小板高聚集率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低的患者气道高反应发生风险增加2.5倍(OR=2.50,95%CI:1.079~5.792)。吸烟可能增加2.9倍气道高反应发生的风险(OR=2.87995%CI:1.182~7.014)。结论: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10%)和吸烟是阿司匹林介导气道高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及监测血小板聚集试验对阿司匹林相关哮喘发作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 杨东红王晶晶任文静袁方刘茗薛剑
- 关键词:阿司匹林气道反应性血小板聚集试验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的抗血小板治疗
- 刘茗杨东红张静何涛宋学慧赵俊精
- 临床针对PCI术后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的处理尚缺乏统一标准,是否继续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存在明显争议。该研究结果认为PCI术后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后尽早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再缺血事件及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而不...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血小板治疗
- 预防性手指操降低ICU住院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预防性手指操降低ICU住院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调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诊治的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ICU住院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为2个护理单元。对照组32例,予以系统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日常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和针对并发症的特殊护理。观察组32例,在系统护理基础上,予以预防性手指操训练,术后30 min开始,每小时重复1组动作。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术后手掌周径差、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术后1 h、2 h、3 h、4 h、5 h、6 h的手掌周径差,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h、2 h、4 h、6 h的术后疼痛程度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率18.75%,高于观察组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住院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预防性手指操训练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及肢体肿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李翠玲徐建杨东红韩克松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